185 海军[第1页/共2页]
说铁甲船每艘要两三百万银子,未免过火其词,向德国定造,即将驶来中华的“定远”、“镇远”两舰,每艘造价不过一百六十万两银子。
乱世如此,而况现在?如果又要大兴水兵,又要大兴土木,只怕不待内奸凌辱,危亡立见!“
醇亲王停了一下说:“这是件大事,臣想请旨饬下北洋、南洋、本地各省督抚,各抒所见,船厂该如何扩大;炮台该如何安设;枪械该如何多造,切实在实讲究,务必办出个模样来,才不负太后的希冀。燃文小?说??.?r?anen`”
“太后这么说,臣等置身无地。”诚恳的醇亲王,真觉得慈禧太后在发牢骚,以是惶恐得很。
孙毓汶在如许的场合,老是耳听别人,眼看醇亲王,见此风景,一马抢先替醇王抵挡,“丹翁讲错了!”
“我还记得,当时的上谕是:”现在时价艰巨,何忍重劳民力?统统三海工程,该管大臣务核实勘估,力杜浮冒,次昭撙节,而恤民艰。
别的第三艘钢面快艇“济远”,造价更低。但话虽如此,四洋并举,也得千万以外,一时那边去筹这笔巨款。
醇亲王一向不置可否,而心中已有成算,以是这时候不等她再往下说,从速接口答奏:“臣等早就筹算过了。只等经费稍稍充盈,把三海好好修一修,作为天子保养太后天年之处。”
“亲政也快了。哀家总得将祖宗留下来的基业,管理得好好儿的交给天子,才算对得起列祖列宗,天下百姓。”
前人说的是‘激流勇退’,哀家不趁这个时候见好就收,岂不太傻了吗?”
“话虽如此,哀家也不过再苦个两三年。”慈禧太后又说。
以是,不待阎敬铭话毕,神采就很丢脸了。
“但是上头是如何个意义呢?”盛昱问道:“既谓之大办水兵,总不能对付现成的局面啊!”
“修南北海的工程,是同治十三年八月月朔,就有上谕的。”阎敬铭闭着眼说。
醇亲王不晓得她俄然冒出来这句话,有何含义,他一贯谨慎,不敢自作聪明去作测度,只毫无神采地答一声:“是。”
‘以今视昔,时世更加艰巨,何况还要大兴水兵。从古以来,帝皇大丧天下元气的,不过三事:好大喜功、大治武备;巡观游幸、大兴土木;佞神信佛、祠祷之事。
慈禧太后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哀家也是这么在想。修三海的上谕,跟大兴水兵的上谕,一起发吧!让天下都有个数,哀家该归政,享几天清福了。”
这话早就有人提过了,说慈禧太后想修万寿山下,昆明湖畔的清漪园。
“太后这模样用心,天下臣民,无不感戴。不过,天子年纪还轻,典学未成,上赖太后的覆育,亲政一事,现在言之过早。”
“我也是听来的动静,不知真假,上头的意义,正就是对付现成的局面。”
“能够。”醇亲王同意他的观点,“御前,军机一起去看,免得过后有人说闲话。”很较着,所谓“说闲话”是指阎敬铭。
“太后圣明!面前和局虽定,海防不成败坏,正要上赖太后圣德,实在清算。亲政之说,臣不敢奉诏。”说完,醇亲王取下宝石顶、三目炫翎的草帽,放在砖地上,重重地碰了个响头。
“但愿如此。”阎敬铭慢条斯理地说,“大兴水兵,户部竭力以赴,大兴土木,不知款从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