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阁老夫人养成记》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114|叶落[第3页/共5页]

董庆山游手好闲,自嫡妻身后一向未娶,整日里出入烟花柳巷,初始时,还爱调戏良家妇女,被他狠狠怒斥过,才有所收敛,改成与烟花女子厮混。

贰心下附和,自从凤娘出世,他才渐渐从乡间走出来,读书识字,从目不识丁的农夫成为一县之父母官,都是凤娘带旺的。

赵县令神采青黑,衙役们也低着头,她随便一看,就看到地上惨不忍睹的骸骨,“哇”地一声吐出来。

赵县令大怒,一把将她翻开,“岳母,你本日究竟如何回事?庆山失落,与雉娘无半点干系,雉娘体虚身弱,已经晕倒,你还想如何样?若再要如此,休怪小婿不顾情面。”

文师爷写字的笔顿一下,看一眼他,又看一下赵县令,赵县令心下一突,二十六七的男人,身形高大,穿得不差,死者的特性与庆山侄子非常符合。

董氏在后院早就听到声音,派曲婆子来接董老夫人出来,董老夫人撇下嘴,松开儿媳的手,让女儿扶着,大摇大摆地进了后院。

董老夫人不欢畅地嘟嘴,“刚才在县衙不说,现在人都要歇着,他就来请,也不晓得是甚么事?”

近傍晚时,外出找人的衙役才返来,全部县城都翻了一遍,烟花巷子都没有放过,平常与董庆山相好的粉头们,说自昨日起,就没有见过他。

衙役们硬着头皮,不敢点头也不敢点头,只说公事,县令有请。

“你个多嘴的丫头,还不快点出去。”巩姨娘急得站起来,又对赵县令说,“老爷,你莫听这丫头的话,前几日,大女人受封县主,府中确切太忙,妾与三女人在内里买着吃,也挺好的。”

渐渐家中景况渐有好转,起码能勉强温饱,几年后,mm托人带信返来,还捎来一些银子,日子终究好过起来。

她坐在马车上对劲地直哼哼,赵书才别说是当上县令,今后就是更大的官,也要敬着她,女儿把持着他的后院,她就是官家的老夫人。

董老夫人气呼呼地坐上马车,赵县令看也不看董氏一眼,就抱着雉娘回了西屋,巩姨娘自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摇摇欲坠。

母女俩眼神交汇, 董老夫人不甘地闭嘴。

赵县令常日里看不上董庆山,董家因为他的原因,早早便搬到县城居住,在东集那边有个铺子,运营一些杂货,靠着他的干系,日子过得不错。

“书才,庆山究竟去了那里,你到底有没有派人用心找?”

儿媳李氏满脸的不欢畅,面皮耷拉着,就因为婆婆要来县衙撒火,他们明天铺子都没开,眼睁睁地看着银子流走,一肚子的怨气。

赵县令仓猝派出衙役和仵作随他前去,董老夫人见要派出去的衙役很多,呼拉拉分开一半人,有些不肯意,向赵县令抱怨,“书才,那山中的尸身必定是村民,这些贱民死了就死了,何必派那么多人去,多留些人找你庆山侄子,你侄子但是我们董家的命,董家就他一根独苗,祖宗还等着他传代呢。”

董老夫人大惊,随即肝火中烧,冲上前来,伸手拉扯着赵县令抱着的雉娘,边拉边骂,“你个小贱人,竟然敢瞪人,眼里另有没有长辈?”

他脸一黑,将粥碗抢过来,“这粥是那里来的。”

董老夫人丢动手中的布料,跑出来欢乐地问道,“但是找到我孙儿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