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玉良言[第1页/共3页]
并未等多久,温翁就过来了,“小傅刚才让十八郎君叫去了,我来时已派人去奉告他,想是要一会儿才气返来,由我先陪小郎去见见袁桓两位将军。”
人胜日的好天,常常意味一年风和雨顺,人丁安乐。
“那就听阿翁的。”归正桓裕也去过荥阳郑家,还陪过宗侃见过阿耶一次。也晓得阿耶难说通,于女儿的婚姻事上。夸大家世家世人才,已靠近于刻薄的境地。宗侃若不是当初大兄一力对峙,最后还压服伯父,由伯父亲身出面劝着压抑阿耶,只怕婚事也不能够成。
“只是对于袁六郎,小郎也不必拒人于千里以外,他是袁将军的世子,朝中的襄威将军,我们不凑趣,也不需求决计冷淡,平常待之便可,平常商贾之间,不是有句话叫卖买不在,仁义在,婚姻虽不成,但多交个朋友,于小郎来讲,百利而无一害。”
郑纭唤了一声阿翁,以后目光盯着温翁,虽满眼迷惑,却并未说话。
“阿翁,您所说的是四年前,当时十娘只要十岁,提及婚事,或许尚早,可现在,十娘已经十四岁,何况五郎的话,早已鼓吹开了。”说完,微微一顿,又道:“就说我去京口,第一次拜见四叔公,四叔公就提及这桩婚事。我当时只推说不知,重申过十娘的婚事是要颠末阿耶的做主才行,只是我冷眼瞧着四叔公。倒是很对劲这门婚事。”
只见桓裕点头,“那不过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你这般提及,我都感觉惭愧。”说完,眼眸一转,含着几分笑意,指了指身边的袁循,“对了,阿盛,这是袁大将军的世子袁六郎,现在官拜襄威将军。”
虽内心惦记取事,但桓裕自始自终未曾提起婚事,只是直到用完桓裕,桓裕一向未曾开口提告别,仿佛想在府里过夜,而另一名袁循,一样,也涓滴未曾要分开的意义。
这些,是他在大郎郑经身边,听大郎说的。
即使五郎说过,九娘的婚事可由他做主,但他若真再替九娘挑选一个和宗侃一样的人,只怕他很快便会收到阿耶的第二封家书。
唯独那张白晳的面庞,俊郎的五官,与这气势不相容,非常违和。
郑纭起家谦恭一揖,倒是让温翁慌地一把扶起,“某受大郎君知遇之恩,又受大郎重托,现在替小郎分忧,所尽不过是某分内之事,当不起受小郎揖礼。”
“那就奉求阿翁了。”
“阿翁倒是客气,没得倒是客气起来,还如当年在荥阳郑府时,唤我一声桓三郎便可。”
听了这话,郑纭微微一怔,只是接下来,温翁的话,却完整让他怔住了,也好似更多了份底气。(未完待续)RO
温翁一笑,持续斟酒,顺次是袁循,最后回到郑纭案几前,借着给郑纭倒酒的工夫,朝着郑纭使了个眼色,表示他把两人留下来。
“可他对九娘……”郑纭一提起这事,心中便来气,他亦是幼年郎君,还尤好女色,几近一眼便能洞穿袁六郎的心机。
只是待他坐下来后,温翁在他的榻席旁跪坐下来,开了口,“再晚些时候,我去客院和桓叔齐见上一面,当日在大郎身边,对于他,我另有几分体味。”
温翁一笑,“小郎不是都已经处理了,前次在荆州城,袁家上门提亲,小郎已拒婚,现在袁六郎过来,小郎只当是朋友来往。”
“三郎抬爱,老夫也以为叫将军还不如叫三郎来得亲彻,原是担忧,几年断绝,三郎又一向做着大事,守御一方,只怕健忘当日荥阳郑府旧事,也是有的,不想三郎一向没变。”温翁笑着,上前先替桓裕斟了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