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桃源行[第1页/共14页]
“殿下!”张九龄大惊失容。
张九龄的直觉向来很准。但,也有些事情是他始料不及的。
“丞相!”中间的官员一声惊呼,李林甫眼疾手快上前,将张九龄接住:“快,去叫太医来!”
“带走吧。”安乐公主仿佛表情不错,随便一挥手,几人顿时都亦步亦趋地跟上她。见张九龄没有动,她奇特地愣住脚步,寺人立即尖声呵叱:“你还不走?”
只见一个少年快步走出去,脸红扑扑的,额头上尽是汗水,怀里抱着一筐新奇水嫩的桃子――来者是新进的翰林院学士徐景谙,也是上届殿试的状元。张九龄赏识他的文辞和坦直的脾气,便让他在中书省行走。
永不相负……
“听女眷们说,那日卢尚书做寿,卢蜜斯返来晚了,裙角沾着泥,却带回了一枝新折的桃花,逗得卢尚书畅怀大笑。”
此人是……
张九龄茫然四顾,像是要肯定甚么,又像要回避甚么,连他本身也不晓得。
张九龄来不及禁止,衣袍已经被翻开,膝盖处红肿了一大块,如同拳头般高高鼓起。
张九龄的文辞在朝野的名声越来越大,赏识他的人也越来越多,连宰相也称他“后出词人之冠也”,但他脾气朴重,常常直言进谏,几次触怒龙颜,也曾数度被弹劾。从左拾遗到中书舍人,他几经沉浮,又几度罢官归乡。
五
太子来看望他,盯着老友敏捷蕉萃肥胖下去的脸庞,忍不住皱眉。
张九龄竟不忍心让她绝望,问她:“你想摘哪一枝?”
“你的命是我的,你的人也是我的。我命你将毕生的聪明与心力许给我大唐的江山,许给我天下百姓百姓,直到大唐乱世到来,永不相负。”
“子寿!”太子快步跟上他,一把拉住他的手臂,“天下才貌双全的女子岂止他卢氏一家?
秘书省的事情古板烦琐,张九龄常日极其松散详确,从无忽略。这几日不晓得如何回事,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宰相长身玉立,一身清拔之气,眸子如同玉壶盛冰,让昏昏欲睡的帝王一个激灵。
张九龄跌跌撞撞地后退,统统都错了。
少女垂眸的侧影就像花朵的剪影,美而易碎,却带着不肯寥完工泥的倔强:“就算他要向别人家的蜜斯提亲,就算那卢蜜斯底子不喜好他,我也不信赖运气,我要亲耳听到他答复――他愿不肯意娶我!”
天子的兴趣被浇了一瓢冷水,不免有些绝望。这时,李林甫满脸笑容,摸索着进言:“圣上巡游,是鼓励民气的大事,天子驾临之地必定风调雨顺,五谷歉收。何况,哪怕真的令少数州郡春耕有所提早,陛下还能够减免那些处所的赋税作为赔偿,百姓哪有不鼓掌奖饰的?”
等百官退朝以后,李隆基特命他留下,神采不悦地问:“朕赐你借紫,为甚么不穿?”
见少年看过来,她稚气的声音带着哭腔:“我……我下不来了。”
安乐公主的神采更丢脸,嘲笑:“太子殿下。”
本来这少女就是大名鼎鼎的安乐公主,当今圣上最宠嬖的女儿。朝野传闻她不但骄奢放肆,并且男宠成群,行事怪诞放纵之极。张九龄心中皱眉,手中还固执灯盏,淡淡安闲施礼:“臣秘书省校书郎张九龄,见过公主。”
嘴唇没有一丝赤色,颤抖了几次却再唤不出阿谁名字,一滴泪猝然从眼角滑落,滚烫,冰冷,像是一刀刀残暴凌迟的伤口里无情渗漏的伤怀与绝望。张九龄踉踉跄跄转过身,身子一晃,俄然颠仆在地,那块桃花鲤鱼坠子从怀中滑落,掉在青石上,摔成了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