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浮生・宣华录》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章[第2页/共4页]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为解后唐军兵围攻之困,竟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称比他小十岁的契丹首级耶律德光为“父天子”,自称曰“臣”,甘做“儿天子”,同年十一月,在契丹的搀扶下即位称帝,改元天福,国号“大晋”。后晋天福元年闰十一月(937年初),石敬瑭逼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后唐亡。

目睹着数日已过,白狼却仍不见踪迹,符儿内心也有些打鼓。算着光阴,仙姑应在三今后折返,符儿从速奔向蕉林,在不远处蹲守着圈套,恐怕放走了白狼。

石敬瑭乃策画之人,精于军事,勤于政务,一度为当世之人敬佩。然其策画不足,为达目标常不择手腕,为谋自保而不顾结果。李嗣源身后,其子李从珂继位,因惊骇石敬瑭拥兵自重,经常无端驳诘。

乱世随风过,乱世高山起。彼世虽称王,三世而后仁。

惝恍间,为学之期已过三年,巫女们亦八九岁不足,在贤女师父的悉心教诲下,个个知书达理却又不失天聪,文质彬彬而又身怀武功,各房扶养斋女非常高傲,引得其他斋女乃至游女纷繁上书神女仙姑,尽快下山寻得良种为嗣。仙姑常常应请,开坛设法以问天机,却屡试不顺,不得已才停滞这些年,未有冒然下山。

木鱼子曰:

仙姑令九儿驻守此林等候白狼来投,且用“诛仙罗盘仪”在一开阔地卜算经纬,得寻一坑,复又以蕉叶盖之,意在以此为圈套,势必将白狼活捉之。

九儿答曰:“《易传》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道,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贤人同忧,大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大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先说“后唐”运势。前有言,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十三太保”,大太保李嗣源先随李克用交战三十年,屡建奇功,后随三太保李存勖转战十年,灭梁建唐,终因功高震主,遭飞语诽谤,难在朝中自主。

是年,荣哥儿十七,身高七尺不足,骨骼清奇,俊朗秀逸,自故乡邢州解缆,单身一人经泽州展转至洛阳。目睹着洛阳城已近,无法天将尽黑,只幸亏树林里寻一开阔地随便睡去。

石敬瑭“趋利避害”的行动虽为后代所诟病,但暮年交战时还是个铁骨铮铮的男人,在镇州战役中,与刘知远、郭威二人结义,浴血奋战,踏尸前行,成为守军中的俊彦,其光辉战绩也奠定了三人成绩霸业之基。

得闻白狼逃蹿、仙姑震惊,九儿本觉得跟从其下山之事打了水漂,失魂落魄之际,却不想仙姑亲身于白头峰,奉告九儿本日稍息,明日便一同下山。九儿仓猝地将绣金铃等三件宝贝备齐,又带了些祝词斋女筹办的干粮金饰,伴同乌梅仙姑天不亮就下了仙山。

白狼夜奔灵光现仙女下凡世事情

阿大答曰:“《德经》有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但在割让“幽云十六州”、屈膝于契丹之事上,刘知远与石敬瑭起了争论,郭威虽也并不附和石敬瑭所为,但人微言轻,便不作无谓辩论。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