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浮生・宣华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第1页/共3页]

“莲心姑姑久等,符长宫带到。”祖仁氏向青衣女子行过礼,又为符儿绍介道:“这是尚宫局殿前姑姑,而后便是你在宫里的带路人,凡事皆要按姑姑之意行事,切莫孤负。”

为人父母,罔不仁慈?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入殿,见辛宫娃与耿宫娃于门边等待,符儿轻语相问,辛宫娃悄悄使了个眼色,谨慎道:“符长宫内阁有请,祖尚宫、韩尚宫已等待多时。”

符儿正欲解释,又闻之:“你可晓得能跟从我摆布但是多少人盼望而不及之事!小小宫娃应晓得珍惜,而后万不成自顾自行事,坏了宫中端方!”

韩尚宫开释道:“勿要忧心,净是功德,只盼小符好学而时习之,不忘初心才好。”

“祖尚宫可先行退去,我有几句要紧事交代于符长宫。”待祖仁氏分开,刘莲心乃对符儿道:“听闻符长宫勤于思虑,长于嘱文,可有其事?”

中正殿乃掖庭议事之地,每当后宫女官有涉人事异动,殿内便是鼓噪不已。可这授职典礼刚过一旬,怎的又生窜改?何况还让六品女官亲身来唤,符儿心中自是忐忑。

符儿低头答曰:“多谢姑姑教诲,小符铭记在心!”

刘莲心不耐烦道:“不就是拟个极简之宫中文书,各种全不会,事事皆问我,要你做甚?”

“符长宫好找!六局来人,请马上移步中正殿!”符儿昂首一视,院外立着三人,领头的着六品官服,看模样来头不小。符儿只好将小猫从怀里放下,心有戚戚地跟班几位尚仪拜别。

生民为虐,上天乃泣。赋舆是切,军国事资。

辛氏、耿氏执手相喟曰:“符娃子聪慧过人,纳之六局,侍之莲心,必早登风雅之堂。此番拜别,不知何时才气同食共榻!”三人抱作一团,极尽拜别之情。

赵九公理之语尚在耳畔缭绕,柴荣仁义之言已在心中响起:当权者身为百姓之父母官,怎能不以仁慈相待?所支付之俸禄,皆是百姓的心血换来的啊!符儿百感交集,握笔之手颤抖不已,全神灌注于笔端,留下这最后一句:

韩尚宫警告道:“‘非论上之是非’乃身为臣下者之本分。莲心姑姑授重担于此,定有其事理。我且只能奉告符长宫所问之二,至于其他,倚仗悟性乃成。”符、辛、耿三人皆庄严以授之聆讯。

木鱼子曰:

见符儿昂首之态,青衣姑姑转而和缓道:“我叫刘莲心,青莲之莲,花心之心,唤我莲心姑姑便好。”

符儿初度拜见,被这刘莲心拊掌摩挲之态弄得是七上八下,预感而后之路必定崎岖,无法之感在心肺间淡淡渗入出。

辛宫娃测度道:“估计是花蕊夫人吹的枕头风,一来可保举姊妹,二来可借后宫浮名创前朝之事迹,助其夫君肃除奸佞。至于‘令箴’体用,我亦不甚明晓,只知行安慰鼓励之警句,多三字、四字短句,易于记诵为上。不管如何,符娃子得细心撰文,谨慎言语。”

忽觉心中暖风乍起,翻开承载着诸多笔迹之形意影幻纱,符儿乃想起幼年下山时所闻有关廉官者二事,一则为春秋卫国姜氏大夫以摈除鸡鸭之理喻指导生民之为:耐烦解民之难,不可强力之夺;二则乃汉室寿春县令带牛上任,后生牛犊而不取,离职时果断留犊而去。遂又得八字:

符儿心中猜疑道:“我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九品宫女,如何归由高高在上的正二品殿前姑姑教管?如果芊娘之意,怎的方才不就直说?莫非--是小五所为?”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