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双璧交辉[第1页/共2页]
扶瑄跟着谢安一入太极殿,朝臣们见了这与一众白须微霜分歧的同僚,竟不自发地为他让出了一条道,对着新来乍到的宠臣,朝臣们并不陌生,但此番一见,从儿侄小辈蓦地生长为与他们一道群议的平辈,敬意自不必说,而世家派更多的是欣喜,贵爵派却不免有些顾忌。
皇上亦是赞成点头,眼中大放光彩,又四下张望了一圈,嚷着:“谢扶瑄安在呢?朕明显亦是叫了他了!”
“朕忆起来了!”皇上一拍大髀道,“那日就那王小将军去不去,尔等还辩论了好一阵,如此看来,王小将军也很有本事嘛!”
“可……本日皇上深夜调集,不为的是那胡蛮战事?与那谢公子何干?”
“谢扶瑄与王苏之在建邺合享那‘扶苏公子’的隽誉,朕说到苏之之功便想起扶瑄了,怎的,不可么?”皇上又道,“此次将领交战有功,朕想来,招扶瑄前来与朕一道挥字一幅,赞美此次战事诸将之功!”
说是入宫商讨战情,可所来朝臣皆是心知肚明,皇上不过是借此首战得胜之机奋发一番朝臣士气,稳固本身严肃,再听听诸大臣的建议来制定此后战事决策,至于皇上本身,他是并不体贴战事的,只期寄远方将领可早日安定祸乱,还他一个承平天下,如此他便可持续高枕无忧,过那些奢糜轻松的日子。
扶瑄回:“行军之事,若不嘉奖有功之臣,只会让军中士气大为衰减,到时身赴疆场,当真无人敢为国捐躯冒死了,古时便有军中‘奖惩清楚’,理便在此。”
世家派的朝臣赶紧道:“皇上所言极是!李、张、孙三位将军夙来挞伐疆场,功绩自不必说,而王苏之此战奋勇杀敌五千,退敌三千,斩将劈马,活捉鲜卑二等将军一名,勇猛之功,涓滴不亚于三位将军啊!”
皇上道:“尤想那一日半夜时将诸位招来,也是在此太极殿,那夜天还寒着,边疆方才失城,诸位与朕一道漏夜想那应敌之策,尤是历历在目啊,真乃可叹,可叹啊!”
“谢皇上。”
那一头,扶瑄的马车随在他父亲谢安的马车后,一道驶离了乌衣巷。
对于扶瑄的才情本领,皇上畴前已有耳闻,更在先时南岭王府的赏字大会上大为赏识,此番北境传来捷报,天子司马熠亦一同招他入宫参议后续对策,虽对于朝政格式团体而言,只是小小窜改,但对世家派与贵爵派间剑拔弩张的干系而言,无疑是影响深重的一步。
“皇上贤明。”
“此战成败意义严峻,强挫了鲜卑胡蛮的锐气!”
“只是首战得胜,古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臣唯恐王谢二家是以战得胜而骄傲高傲,来日反叫敌方打个措手不及。谢公子答应对劲有些为时髦早了罢!”只见桓皆从旁呼声而出,他身为七品小官,本无权参与此会,但到底那幅字为他长脸很多,皇上亦是将他于扶瑄划一对待,例外也招他一同前来,但贰心高气傲,早已看不惯那皇大将谢扶瑄捧得这般高,忍了好久,毕竟还是忍不住来触皇上逆鳞。
两架深色帷幕的马车踏在夜深人静的青石砖上收回空灵的声响,而车顶宝珠却始终反射的车头的灯笼之光,彰显着车内之人身份华贵。马车一起快驶,终停于皇宫掖门外,此时夜深,掖门只开了一侧以供皇上喜爱的朝臣应急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