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班师回京[第1页/共3页]
哪知常宇微微一笑:“西征太原时,北出边关时,南下保定时小的都没掌控”
诸臣心下悱恻,可得了吧,人家不攻城你就烧高香吧,还打断人家腿,你拿甚么打。
“常公公,鞑子刚在关外大败,如何又俄然南下入关,这是为何?”次辅吴甡问道,诸人也是迷惑不解。
王家彦猜想是因前车之鉴,明军重修墙子岭等关隘并驻重兵,清军便出其不料从戍守较弱的古北口打了出去……
常宇忍不住的翻了个白眼,说的仿佛有十万雄师就敢打就能打的过似的,清军前几次入关,哪次明军不是十几万雄师给人产业保镳,一起护送清军掳掠杀人放火,当然这话不能直接说出了,因而道:“城中京营另稀有万……”
可魏忠贤有的放肆放肆,他没有,魏忠贤的只手遮天他也没有,魏忠贤当时也练习了近万寺人军为己所用用来停止打击文官个人,插手朝野高低大小政务,可小寺人练习寺人军则拉出去杀敌卫国了,如此想来,这小寺人真不错!
崇祯惊诧:“打?如何打?”
常宇细心看了舆图,古北口在密云正北,承德在密云东北,清军入关最快线路应当是从承德直接南下到昌隆县从墙子岭或青山关入关,崇祯十一年,清军第四次入关便是从这里打出去,可此次清军为何舍近求远,从承德直奔正西绕到滦平县再南下从古北口入关?
看来谍报摸的很详细嘛,常宇晓得清军觊觎大明太久,数十年间在大明布了一个大大的谍报网,里里外外都摸的明显白白,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眼睛。
诸人挑眉深思,随即点头认同。因为只掠劫不攻城这事之前有过,比如第二次入关就只抢不攻,乃至第三次入关时候绕了都城一圈也偶然攻打。
一番话说来,殿内诸人皆点头,暗道这小寺民气机公然周到。
李邦华等人面面相觑,心中五味杂陈,魏忠贤有的权势这小寺人都有,魏忠贤有的才气他也有乃至有过而无不及,便拿兵戈这一说,魏忠贤拍马都赶不上。
听闻清军不攻城,诸人皆松了口气,神采稍和,常宇顿感恶寒,老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啊,另有这是一种甚么样的心态,人家入室掳掠只要不抢内府其他就随便了?还要谢天谢地了?
“可曾擒得那闯贼”常宇吃紧入殿尚将来及见礼,崇祯便急不成耐问道,此时清兵就在眼皮底下,他却还惦记取这心头大患,可见对李自成恨的多么刻骨铭心。
常宇微叹,悄悄点头:“小的无能,若能再待十天半月或可,然……眼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常宇抱拳领令:“既来之,不折腰就折腿”。
只是清军铁骑无敌,野战恰是其最善于的打法,京畿境内的兵力也就唐通那数千人马能勉强对付一下,余下不值得一提,至于京营和天子亲卫恐怕刀都生锈了,上了疆场和菜瓜没啥辨别。
明朝大臣上朝议政虽不像清朝那样动不动就跪着,但很少有板凳坐的,除了一些功臣或老臣,其他都得站着。
常宇盯着舆图皱着眉头沉默不语,崇祯帝和一帮内阁大佬则紧紧盯着他大气不敢喘一下,特别李邦华等内阁大佬,他们虽死力反对寺人参政也担忧又出一个魏忠贤,可内心明白的很,面前局势危急,已到火烧眉毛了,能灭火的只要面前这个小寺人,论行军兵戈他们加一起都不敌手,只能自我洗脑:这不是参政,是兵戈,和朝政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