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下何限3[第4页/共5页]
大战以后的癸城,触目所及,是横陈的尸首,是散落的盔甲,是凝固的鲜血。
帝都里,七兄弟身边的凤影将军,收敛了一身的光芒与锐气,不过是一个斑斓而傲岸的女子。而现在,在这黄沙滚滚血雨纷飞的疆场上,她才是展开双翅遨游九天的凤凰,有炫美之姿仪,有五彩之华光,有灼射六合无与伦比之气势。
飞至山岗下时,笛曲恰好停止。
山岗上的人看到了飞身而来的风独影,顿回身拜别。
……
看那人,奔腾半空。
她并不悔当初的挑选,更不悔平生所为。
这有如天国的疆场,这些悲惨死去的兵士,这鲜血染红的大地……这统统何时才气停止?
这一战,固然东始修说了要正面强攻,但他亦清楚,已无退路挟破釜沉舟之决计的伏桓必是死守,那样,即算他能拿下癸城,必也会丧失惨痛。
这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骄阳如炽。
不管她这平天生立多大的功业,不管今后史乘给她多高的评价,这些都抹不去她身上的罪衅,她的手上沾满着洗不净的鲜血,她的剑上缠绕着无数亡魂,这平生,杀孽如山之重,亦如影随行。
身后诸将听得,面面相觑,皆满怀暗淡。
极目望去,城外远处的山岗上模糊绰绰一道人影,她心念一动,几近是未加思考便飞身而起,往山岗飞去,一起笛音袅袅,就如同摇篮曲最后的尾音,淡淡的自梦中远去。
只闻方才笛音,倒好似独为癸城吹奏,只为安抚着大战后怠倦麻痹的兵士与逝去的英魂。
目睹铁箭吼怒而过,如一道银电划破长空,万千将士齐齐举起刀枪:
东军终究要攻城了?!
因而,吊桥放下一半时卡在了半空,推着撞车已冲到了护城河前的东军顿只能望河止步。
只是……何时才是绝顶?
震耳鼓鸣惊破了癸城外数日来的温馨。
很快,城楼竖起了坚固的盾甲,北军一个个都躲在铁墙以后。而在射出第一批弩箭之时,东军早已抬着云梯在铁箭的保护下冲向了城前,现在见北军满身都躲入盾甲以后,东军立即将云梯架上了城楼,如银蚁般敏捷爬上城墙。
看那人,一剑便告终悍勇的北海大将!
七月一日,风独影攻破邩城。
山岗上,风独影瞻仰夜空,星月明灿,心头欣然失落。
目睹城门破开,可城楼上伏桓还是稳若铁塔,手起刀落,必是头颅滚地,那等悍勇,顿令那些慌乱的北军兵士定了心神,一个个勇气大增,挥刀杀去,很快的,爬上城楼的东军兵士竟被砍倒半数,城墙被染成殷红,更有一道道血流顺着墙壁蜿蜒而下。
笛音轻淡缠绵,仿佛是微雨天降,飘飘荡扬洒落疆场,朦昏黄胧里带出一丝微冷的哀伤,就好似是彼苍在替这些沉默着的兵士在抽泣,将心中的惊骇与哀痛和着这雨线似的笛音缓缓倾泄。半晌笛音俄然一转,变得轻隽超脱,仿佛是轻风拂过,吹开了迷蒙雨雾,吹去了忧愁哀痛,清清泠泠的,让人刹时性空心明;而后笛音又一转,倒是变得轻柔清谧,仿佛是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悄悄的安抚着这些倦怠的孩子,闻者如被母亲拥于怀中,那般的暖和安然……
“本将北海伏桓。”伏桓朗声大喝。
目睹两军短兵相接,北军依仗天时,将爬上的东军纷繁砍落,正在现在,东军阵前忽推出一排人高的铜镜。那刻中午,恰是骄阳最炙之时,万丈金芒自高空洒落,投射在铜镜之上,那一面镜墙顿折射出明烈的强光,刺得城楼上的北军眼睛发痛,视野恍惚,纷繁扭头背身遁藏强光,又或是抬手捂目揉眼,那里还看得见爬上的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