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宁为玉碎[第1页/共2页]
元徽扬眉,“我鲜卑男儿,本就该在草原上过着打马喝酒的日子,如何,现在一点烈酒陛下就没法消受了?”
元子攸脑筋一片浑噩,竟然也就如许跟着他走。而其他几人似是怔在了当场,还未反应过来,唯有李彧在低头的刹时略略弯了弯唇。
元子攸一脸肃容端坐于上首,几位亲信则摆列两边,侍中李彧面色乌青地开了口,“陛下,尔朱荣上奏称参军许周劝他取九锡,而被他所阻,清楚就是表示陛下应主动赐赉他九锡之礼!可他明显晓得,这九锡之礼代表着甚么!”
世人寂静不语。
风在耳边呼呼而过,元子攸双手生硬地拉紧缰绳,麻痹地跟着元徽策马疾走……穿过云龙门,穿过铜驼大街,径直朝着洛阳城北而去。
他闭了闭眼睛,再展开时眼底一片猩红,“死犹须为,况不必死!昔日崇高乡公曹髦不甘司马昭宰割,冒死力博死得轰轰烈烈,而常道乡公曹奂却甘为司马家属的傀儡,活得窝窝囊囊毫无庄严。”他一字一句道,“朕宁为崇高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
洛阳,明光殿一隅。
元子攸心中巨震,蓦地复苏了几分,再定睛一看手里的衣角,更是大惊,这恰是他父王元勰生前最为爱好的一件衣服。
“陛下!元徽和李彧对视了一眼后上前道,“陛下不能再踌躇了!一旦尔朱荣决定脱手,陛下和臣等都将死无葬身之地!眼下只要占得先机才有一线朝气,乃至窜改乾坤!”
元子攸只感觉胸口一阵热流直涌而上,几近要脱口同意,可就在这一刹时,英娥的面庞却在脑中一闪而过,令他如鲠在喉,动了动嘴唇倒是甚么也没说出口。
他有力地跪倒在地,喃喃道,“父王他必然是对朕绝望了……朕丢了祖宗的基业,朕连血肉嫡亲的仇都报不了,朕只是个无用的傀儡……”
元徽走到陵前伸手抚摩着那些石碑,叹了一口气道,“当年我们的先祖太武天子从漠北草原开端,征服楼兰诸国,跨过万里大江,不管是匈奴人,柔然人,高车人,契丹人都在他的马蹄下颤抖臣服,是他结束了十六国战乱,是他一统北方初创不世基业,就算他的仇敌都对他畏敬有加,称他英图武略,事驾前古,虽冒顿之鸷勇,檀石之骁强,亦不能及也!”
元子攸左手重按着那卷奏折,骨节微微发白。
“陛下!”元徽的声音仿佛利剑般划破了层层氛围,直刺入他的耳中,“陛下做傀儡就够了,莫非陛下但愿一代又一代的元氏子孙都沦为傀儡?莫非陛下要眼睁睁看着我鲜卑男儿再无翻身之日?”
元徽解下了马鞍上的皮袋子,翻开盖子本身先喝了一口,又递给了元子攸。元子攸抬头灌了几口,呛得连连咳嗽了几声,脱口道,“是酒?”
听着元徽的声音,元子攸的面前竟垂垂恍惚起来,不知是否是他的幻觉,竟模糊见到好似熟悉的高挑身影从石碑后飘但是出,风神俊朗一如畴前。
九锡之礼,便是天子赐赉功劳格外卓著的大臣九种器物之礼节,按尔朱荣的功绩得此九锡也是理所当然。只是前朝被授予九锡之礼的几位重臣,如王莽,曹操,司马昭等人几近厥后都篡位谋逆,尔朱荣既然表示九锡,想必是不再满足天柱大将军一职,他的心机,昭然若揭。
元徽冲动点头,“陛下公然不愧是我元氏子孙!既如此,事不宜迟,我等立即回宫,共商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