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灾情[第1页/共3页]
他仿佛在想些甚么事,眉心紧紧蹙着,就连李清漪上车都没反应过来。
宁安公主闻言不由垂下视线,一时说不出话来。此次的事,乃是她和李清漪起了头,倘若真出了事,虽说也怪不到她们身上,但内心头总也是不好过的,景王那头怕也有些说法。再说了,庄子里守着的下人、收留了的哀鸿怕也吓到了,乱中更易生变,是需求有人去定必然心。
****
李清漪见他面色有异,不由问道:“殿下,但是出了甚么事?”
那位李太医看着也不过是而立之年,生得高瘦,面庞白净,描述浅显。他身后跟着一个提着药箱的小药童,一前一后,遥遥的便从庄里往李清漪处跑过来。
有的笨的,穿戴大一号的鞋子,跑着跑着就跌倒了。可他们也不哭,一点也不娇气,一咕噜爬起来,连夜不消抹,直接跟着跑。
李清漪跟着点头:“那便是了,我就去那看看环境,转一圈就返来,没事的。”
宁安公主掌心湿漉漉的,可仍旧非常有力。她握紧了李清漪的手不敢松开,口上道:“你去有甚么用?如果真出了甚么事......”她语声一顿,不敢再说下去,只是道,“叫太医去瞧瞧便是了。”
目睹着裕王府的马车分开,那位李太医也没在原地久留,抬手敲了敲边上的小药童的头,打趣道,“都走了,还瞧?”
那位李太医听了这些话,内心倒是松了口气,很替那些哀鸿欢畅。他这才昂首打量起面前的裕王妃。看了几眼,他神采微变,微微蹙眉,不由道:“可贵见王妃一面,不若叫鄙人给王妃看脉?”
“请了,是位李太医,已经赶去庄里瞧了。”
李清漪倒是淡淡一笑,她一双杏眼极黑极亮,看上去非常沉着:“能有甚么事,我就去那边瞧一瞧环境。再者,我去了,也算是定必然民气。想来天也是有眼的,不至于叫我这个故意做功德的人遭了恶报。”
宁安公主渐渐松了手,一时没有答复李清漪的话,她侧头问边上丫头:“但是派人去太病院请人看了?”
李清漪也发觉到了他庞大的情感,不由抬手环住他的腰,悄悄的抚了抚他的脊背。她垂下视线,替裕王理了剃头髻,行动极其轻柔,以行动与言语安抚他:“殿下,我在呢。”
小药童没体例,只好三步并作两步的跟上去,小声道:“哎呀,”他赶着凑上去,伸出头,好声好气的问道,“你方才要给裕王妃看脉,但是瞧出甚么了?是抱病了吗?”
那几个孩子都穿戴大一号、黑扑扑的棉衣,脚下的鞋子也是补过又补的,脸上灰突突的,看不出是男是女,也看不出春秋。他们一双眼睛,黑漆漆、圆溜溜的,朴重愣愣的看着外头的人群,既有几分惊骇和等候也有几分被磨砺出来的麻痹和冷酷。
李清漪这头的马车一到,庄里高低远远瞧着,内心竟也安宁了很多――这但是裕王妃,这时候来,想来这疫病也没太大题目。
马车上,裕王半阖着眼睛,正姿势闲散的靠在枕上,膝头放了本半旧的书,李清漪定睛一看乃是一本《品德经》。半明半暗的光芒宠外头照出去,裕王那张漂亮至极的面孔一半是在亮处,一半是在暗处,模糊带了点暗淡的色彩。
宁安公主拗不过她,最后只得叮咛备车的下人:“莫要叫王妃下车,出了事,拿你们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