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烤鱼[第1页/共3页]
六月,俺答兵万余人入大同,大同总兵岳懋战死,边关染血。
裕王小范围的丢脸行动立即成了大范围的丢脸行动,那一段时候来山上看李清漪都感觉不美意义,就差要蒙面了。
李清漪心中亦是暗叹,面上稳定的把茶水推给裕王,安慰了一句:“不说这个了,当今都不是我们管得了的,还是喝茶吧。常听人说‘试将梁院雪,煎动建溪春’,今儿用的是客岁梅花上采的雪水,埋在树下几个月,我自个儿都不舍得吃呢,你来了才叫挖出了。且尝尝。”
配酒恰好入口。
公卿之辱,前所未有。满朝皆是噤声,傲骨尽折,只知奉承君上。
提及此事,裕王面色微变,没啥力度瞪她一眼,叹了一句:“你啊......”纵是有一二的恼意,融了些许的情义,反倒去了肝火。
当然,这事也就李清漪能当作裕王的面说,换了旁人少不得要惹得裕王恼羞成怒。他到底没有活力,收敛了面上神采,顺手拿起扇子扇了扇炉子的火,转开话题问她:“有鱼吗?烤鱼配酒倒也不错。”
李清漪听到这里,抬眼去看裕王,微微一笑:“那殿下是如何想的?”她身上穿戴蓝白道袍,乌发束起,头上戴了顶竹冠,清丽秀美,超脱出尘。一笑之间,仿若天涯倾倒在湖面上的春.色,波光潋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斑斓。
提及王直,却又有一番故事。
正月里天子方才借着给事中张思静等的贺表上失抬“万寿”二字而把人打了一顿,给满朝的言官好一个没脸。
南有倭寇,北有蒙古。
仲春里,倭寇来犯,姑苏、松江等地前后失守,连连败退,官兵战死者不堪其数,百姓流血成河。天子大发雷霆,连一贯深受宠任的严首辅都被劈脸盖脸的骂了一顿。
风雨飘零,家国垂死至此,何其悲也。
******
他们二人正在树下的石桌对坐,东风裁出细细的柳条,吹得满庭花草之香,春/光融融。裕王面貌漂亮,坐在其间经常有翠绿的柳叶落在肩头,风韵卓绝,只是说到一个“斩”字之时倒是端肃神容,如同利剑出鞘普通令人寂然,平增杀气。
这是一针见血的实话却也不好多提,毕竟海禁乃是太.祖之命,裕王作为后辈子孙总不好违命群情。他稍作沉吟,还是转口提及其他来:“海禁之事一时半会确切是难明,现在朝中正为王直的事吵呢。听高徒弟说,都快打起来了。”
裕王昔日里多是听高拱教诲指导,甚少能够这般毫无顾忌的说出本身所想所思,本就有几分得意,现在得了她的赞,红了红脸,随即又是一叹:“是啊,现在朝中群情纷繁,真正苦的倒是那些百姓。”他脾气仁儒,一念及此又忆及杜康妃之死,表情更是沉重了几分,轻声道,“也不知有多少百姓是以家离子散......朝中现在正说要立个设总督大臣,好主持六省军务,便利行事。我想着倒也是功德,只盼能早出成果。”这总督权柄太大,朝中党派之间为着这内里的好处也是争辩不休,天然拖了很多时候,还不知累很多少百姓刻苦。
过了些光阴,朝中终究还是选定了总督人选,天子提了南京兵部尚书张经兼右副都御史,“总督六省军务,专事剿倭”。
李清漪给裕王倒了杯茶,随口应道:“倭寇之患,大半皆是因海禁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