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庆长三年[第1页/共2页]
自客岁蒲月迁往釜山,秀保暂代总大将也快一年了,没有太多战事的打搅,他也乐得安逸,就在不久前,秀秋因为“行动草率”(身为总大将亲身杀敌),被秀吉剥夺筑前名岛三十万七千石知行,而转封到了北之庄,成为一个仅具有十万石高的大名,所谓树倒猢狲散,当初在他部下呼风唤雨的权臣,也都一溜烟地离他而去,比如此前挤走隆清的山口宗永,摇身一变,成为了加贺大圣寺六万三千石大名,而高尾又兵卫等家臣更是直接被三成延揽,帮手他办理被没入藏上天的三十万石领地。
开初,清正突袭镇川,为日军先下一城,麻贵随即率兵援助曾坪,使守军刹时达到八千人之众,清正知其不成为,便率兵撤回镇川与明军对峙。麻贵也不想在此处多做担搁,见日军偶然再战,便率大部兵马回师水原。
是以,秀吉决定撤消中路军,秀家贬为东路军副大将,行长为军推行,帮助总大将秀忠戍守庆尚道,同时,调遣锅岛直茂、岛津义弘、黑田长政所部九千人并入东路军,使得秀忠麾下兵力勉强达到一万人,以荣城为据点停止戍守。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得知明军受挫,西路的秀元也决定趁火打劫,十月初八,他命加藤清正带领五千军势抢占天安废墟,另建新城,试图图以此为桥头堡,夺回竹岭南麓,将明军赶回平泽-成欢里一线。
停止庆长三年仲春,日军还是节制了庆尚、全罗两道全数、忠清道大部以及江原道小部分地区,两军根基沿竹岭-南汉江-太白山构成对峙之势,日军占有地区的面积约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战局对明军来讲仍不悲观。
竹岭之于日军,正如长城之于中华,乃是防备明军南下的首要樊篱,麻贵也深知这一点,当初即便撤退,仍紧紧占有镇川和曾坪,为的就是节制云岭,为将来的大范围打击缔造前提。
“如许啊,”秀保缓缓点头,倾身扣问道:“可明军能承诺么?”
虽说没能完整夺回竹岭,但天安和镇川以掎角之势钳制住了曾坪,也算是差能人意了,十月十五日,在留下三千守军后,清正带领余部返回清州,而后两军在云岭一线多有争夺,但直到来年仲春,都没有产生太大窜改。
“主公能够效仿文禄之役,与明军和谈,如许的话,便能找到机遇返国了。”
“那岂不是要将一半领地割出去?!”晴胜大惊失容道。
中原合战,明军仅丧失一万余人,京湖防地、清原防地的战力还是强势,赐与日军相称大的压力;反观日军,三路打击军队六万余人,现在只剩下两万,东路和中路根基毁灭,自保都算是勉强,更别提反攻了。
“答不承诺,得看我方开出的价码是不是有诚意。”基次答复道。
“主公还在想少主和御前吧?”晴胜坐在堂下,一边品着晋州的雪顶茶一边慢悠悠地说道。因为一年多没有战事,半岛南部的农业出产也逐步规复了普通,秀保麾下的将士也大多参与耕作,以减少对本土的依靠,同时,通过公布一些较为宽松的政策,越来越多的朝鲜农夫也从山上回到了田间,规复了普通的劳作。
“偿还忠清道和江原道的城池,仅保存全罗道和庆尚道。”基次脱口而出:“实在不可,能够考虑以洛东江和锦江为界,江北的领地也一并让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