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 动】[第1页/共3页]
张放毫不畏缩:“侄孙自幼敬慕霍骠骑,斯人有言‘匈奴未灭,何故家为’。侄孙鄙人,亦当效之,‘匈奴未灭,何故归家’!”
在刘向执笔誊写的沙沙声中,张放与于恬目光相触,点头而笑,以示感激。于恬扬眉弯嘴,表示小意义,过了一会,眨巴着眼,有点猜疑,不知这位少子将叔祖引来此地何意?如果这文是他作的还好说,能够借此立名,但眼下环境较着不是如许。难不成想用一篇佳文获得叔祖帮手,出面为西征军说项?仿佛有点不成行吧?
张放引来刘向的这篇“奇文”,恰是后代传流甚广的名篇《陋室铭》。这篇文张放门生期间就背诵过,厥后事情中,院长办公室也贴着这篇书法,隔三岔五总能见到,想健忘都难。
固然《陋室铭》是唐朝的刘禹锡写的,但这篇小记确切是赋体,并且就内容而言,正与刘向被贬后的心态很靠近。张放信赖,这篇能够打动后代无数文人的文章,也必然能打动刘向。
俄而,山道间传来一阵朗朗吟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刘向如有所思:“陈子公……就是朝野相传矫诏发兵,远伐匈奴,斩杀郅支之人么?”
张放淡然道:“君子争一世,不争一时。”
“恰是。”
刘向将高低两篇念诵一篇,赞叹之余,皱眉道:“下篇似出缺句,少子可记全了?”
刘向欣然,仿佛为错过一名大才而遗憾,旋又道:“文何名?”
于恬瞪大眼睛,他虽猜到张放与西征军有关,却千万没想到,这位与他普通身娇肉贵的风骚公子,会跑到风沙满天的塞外,参与一场血腥交战!这还是他所熟谙的儿时玩伴么?他哪来那么惊人的勇气?
很久,终究听一个降落的声音:“陈子公与你有何干联?”
刘向不语,捋须沉吟。张放、于恬,俱温馨端坐,但两人的心都是怦怦而跳,成败在此一举了。如果刘向拂袖而去,本日所做的统统就白忙活了。
因而张放将此文一分为二,上篇交给于恬,让他送到刘向面前。同时还编了个“遗书”的晃子,即是在奉告刘向――你来不来,不来我就烧了。
如此这般折腾大半个时候以后,刘向才与张放一并进入草庐。本日气候稍暖,加上刘向亦不避春寒,于恬也只能增加一件夹袍后跟着进屋。
~~~~~~~~~~~~~~~~~~~~~~~~~~~~~~~~~~~~~~~~~~~
“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陈子公的奏疏。副本已送入丞相府,这是侄孙默记誊写的副本,常常读之,心潮鼓荡。叔祖安坐府中,修生养性,想必未曾与闻吧?”
东风微熏,枝抽绿芽,草深林茂,鹧鸪乱飞。
一入草庐,刘向目光逡巡,长眉一挑:“斯是陋室,德馨否?”
刘向、于恬别离跪坐于苇席,其他仆人,俱在庐外服侍。
当刘向看到彬彬有礼,迎候于道的张放时,微感讶异,面前这豪气逼人的少年,明显与两年前印象中的风骚小郎君大为分歧。刘向点头请安,并未多言,径直来到张氏先人墓前,让僮仆摆上供品,一一祭拜。
张放先是一笑,随即寂然,道:“前篇《陋室铭》,虽是千古佳文,但此篇奏疏,却可震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