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个唐家[第5页/共8页]
说到最后,吴氏的目光扫过懵懵懂懂的阿福阿满,一下子住了口。
“子不学,断机杼。”阿满毫不游移地脆声答复。
吴氏感喟着点着头:“我也晓得,都晓得,就是……唉,也只能这么想了。”
正说着话,门口小丫头挑起帘子来通报导:“大蜜斯,大少爷二少爷来了!”
公然,未几时阿满清算利落了飞奔出去,两侧的抓髻上公然攒了藐小精美的红宝梅花,小金铃儿则半隐半掩在发髻中,只剩下金光点点和清脆的铃声,并不显骄奢,只填了精美和活泼,真是挺都雅的。
然后拉着唐大蜜斯的手,细细地打量着,转头对吴氏道:“我就奇怪这么大的小女人,水灵灵的跟花骨朵儿似的,如何看如何都雅!”
邱晨正从月桂手里接了两块歙砚递给唐家两位少爷闰辰和闰申,听到兰芷这话,忍不住地发笑起来。
杨树勇抱着阿满抛高高呢,阿满小丫头收回一声声欢叫和咯咯咯的笑声。听到邱晨的抱怨,杨树勇接住阿满,满不在乎地摆动手:“不过是夙起了会儿,那里是甚么大事,待会儿转归去,补上一觉就行了!你不消担忧我!”
孩子们走了,邱晨就和吴氏提及话来,说了孩子的教养,吴氏又转到小时候的闺阁趣事,邱晨这些事情没啥说的,就谨慎地重视着,说着似是而非的村落趣事儿……如此你来我往的各自说着各自的话儿,倒也说的还算热烈。
阿满咕嘟着嘴儿,一脸严厉道:“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这些够不敷?如果不敷,论语够么?大学中庸我还没学完,够么?”
闰辰问了几句三字经,转而问起了千家诗,继而又问起了论语,却没想到,小小的丫头梳着两个包包头,背着小手嘚吧嘚吧地答复的那叫一个溜。如此一来,别说闰申,就连闰辰都收了对阿福阿满的轻视之心。
这一天早上起来,邱晨带着两个孩子洗漱了,陈氏带着春香和月桂奉上早餐来。
这些话邱晨不知被问了几次,也说得熟了,只捡着略略说了一两句,笑道:“我所做的实在了了,主如果云大人、唐大人的尽力支撑,两个县的大人衙役们也都主动当真,任劳任怨,另有那些百姓们,乃至是那些病人,只要病情稍稍减缓一些,就帮着护理病情比较重的病人,再好些,就帮着做活……当时最首要的活计就是两个,一个是护理病人,另一个就是清理,清理各种污物、秽物,洗濯衣物……这些东西一不谨慎就能传了病……那些人却没有一小我抱怨……相对于大人们和这些相互帮忙的百姓们,我做的真是不值得甚么。”
吴氏一向没有先容,邱晨也干脆装胡涂,只当不知,接过阿满来本身牵着,和吴氏谈笑着一起进了正院。
陈氏毫不踌躇地换了簪子,为邱晨攒在左边的发间,邱晨想着那日吴氏的打扮,到底在嫁妆匣子里又挑了一支极精美的红宝梅花簪递给陈氏,攒在发髻中间。
吴氏眼中闪过一丝讶色,随即笑着伸手将两个孩子拉起来,摸摸阿福的脸,又抱了抱阿满,笑着赞道:“这么大点儿孩子就如此知礼……真不晓得你是如何教出来的……唉,我看着谁家谁家孩子都好,都比我那几个皮猴子强!”
闰申明显没想到阿满这么小小的竟然能这么有力地辩驳他,愣怔怔的好一会儿才撇嘴道:“莫非我说的不对?你这么小懂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