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祭剑[第2页/共3页]
三角地上堆积的人群发作出欢腾的呼喝声,抢先的几其中年男人大步上前,同风绍晏一抱拳,报了名号,便跨上长阶。风绍晏一一回礼,在他身后另一名青衫弟子飞速记下了来客的名姓。要地上一时车水马龙,载着一批又一批的江湖来客。
风安闲将细香置于头顶,躬身俯下。前面的两位长老同一干弟子也一同躬身施礼。
“礼毕――”
天门道人开山建派之时,在洞中发明了一块巨型寒玉。相传这块寒玉是女娲补天时遗落人间的神石,经六合灵气哺养万年,与地脉相接,成了一块镇山灵髓。而连绵万里的舒伦山脉便是一条地龙,因了镇山石的力量被监禁于此。
巳时过半,斜坡上也垂垂有了人,各派都有各自的席位,远远看去便知是哪门哪派的人士入了席。
千寻笑道:“失了魂了,荀二?我都断了一条手臂了,你还要给我来个功德成双么?”
剑祠建成后,老工匠想沾些灵气归去,同当时数十名身强力壮的工人在灵石前叩拜很久,最后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洞壁上拔下一柄锉刀来。哪知这柄锉刀自出了山洞后,便也开端吸附其他的铁器。老工匠自认得了宝贝,而寒玉灵石能向其他器物附灵的说法就此传播开来,其地点的洞室也被当作了地龙的脑髓地点,被天门道人用来存放他毕生的收藏――十大名剑。
正中那人上前两步,面朝东,将剑高举过甚,躬身一礼,又回身向了西侧,朝着牌位一礼,接着是南北两向。四礼过后,他回到了朝东的方向,忽伸手拔剑出鞘,一时寒光闪起,横扫祭台,世人立即伸手挡了眼睛。光芒一过,剑鸣高文,铮铮如龙吟。世人置于席前的刀剑立时颤栗起来,收回嗡嗡声响,似是回应普通。
中午将近,祭台下的巨型滴漏将近见底。日光重新顶射下,晒久了仍有些暑气,斜坡上的遮阳棚被拉了开来。
孟庭鹤又道:“请燕支――”
“再礼――”
下方传来一声婉转钟鸣,全部会场静了下来。扶摇真人拈了拈髯毛,回身回了本身的席位。荀枚透过竹帘向外望去,四周皆已座无虚席,独独本身的隔间里还空着三个席位。
此时,俞秋山同戚松白别离从祭台两侧的石阶走上,身后跟着两列弟子,手握细香。上了祭台后,一干人等立于风安闲身后。俞秋山出列向风安闲递了香,风安闲双手接过后,将香的一端伸进燃着明火的鼎炉中,半晌后拿出,挥手灭了明火,上前立于牌位前。
厥后,台上世人将手中细香顺次插入香炉中,从祭台两侧退下。等祭台再次空出时,孟庭鹤道:“请剑灵!”
荀枚没想到他会直接过来探听,将斗笠的前沿顶起一角,暴露双含笑的眼来,拿出了一副荀二掌事的贩子嘴脸,客客气气地回礼道:“四象门荀枚,幸会。”
台下荀枚一瞬不瞬地看着那人手中的燕支,不知不觉间已牙根咬得死紧。那人拔剑的当口,剑光大量,因反射了中午高阳的光彩,显得尤其刺目。荀枚并不抬手去挡,只死死盯着那把燕支。
“请湛卢――”
三清门掌门扶摇真人在弟子的簇拥下走了过来,隔间里穿了青黑道袍的弟子纷繁出来恭迎。那扶摇真人拈了髯毛,向隔壁凉棚下太阿门的掌门点头致礼,方要入坐,眼角瞥到了荀枚坐在空空落落的另一边隔间里。四象门早就在江湖上销声匿迹,扶摇真人也不认得荀枚,一时有些闹不清隔壁坐的是谁。不过既然是江湖同道,结识一下也是应当的。他倒也不端掌门的架子,走了两步在凉棚下的竹帘下站定,微微拱手,问道:“不知朋友如何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