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知恩[第2页/共4页]
“天顺二十二年生,生月不详,州试时报的……十七岁?”他微微惊奇,因为年纪,也因为别的。
“是啊,因为这个疯弟弟,地步都赔了出去,幸而李甲一身工夫还不错,跑去给人当护院……一月到头没几天能回家安息的。”
田享诚恳巴交道:“这……下官实在不知少卿大人在说甚么。”
灰蒙蒙的天气下,只见李甲的疯弟弟李复一身血衣站在院中,披头披发,目光浑浊,口中念念有词,此情此景,实在吓人。
她着深蓝衣,衣裳已是洗过多次了,袖边下摆有些脱色,一条差未几旧的碎花布头系发,乱蓬蓬垂于身后,一张脸倒是生的白净,细眉长眼,眼尾缀一红痣,鼻子不大不小,挂于正当中。
王舍摆了摆手,指了指最东边那户人家的院子,神采怠倦道:“大伙儿,别开我打趣了。我女儿要读书赶考,我怕扰到她温书,在家连气都不敢大声喘……是隔壁李甲家,唉……还是阿谁疯弟弟,昨晚又犯了疯颠病,跟李家大嫂吵喧华闹对骂了一宿,后半夜才消停。”
她走后,才从门内仓促走来一官员,脱帽擦汗,到青衫人中间,接过签筒,说道:“有劳程少卿了,该让下官来才是……”
门半开着,里头的气象惨不忍睹,墙壁上床上俱是喷溅上去的深色血污,一个妇人面朝上,倒在床边的地上,身上皮开肉绽,血肉恍惚,不知被这疯子砍了多少刀,连面庞都看不清了,村人大着胆量远远看了一眼,只觉她那张脸已经开了花,像猪肉铺里的一摊烂肉。
沈情昂首,见签筒里唯有六根签,又想大理寺本年只录了六位门生,便猜想这签筒里的签与以后的复核有关。
“绑住他!大师伙快绑住他!”
那核实名录的大人再次打量她,末端,还了牌子,中间一名带刀侍从递来一签筒,那青衫大人言道:“抽签吧。”
她笑了一笑,负手而立,微微点了点头。
他衣服上的血迹像是喷溅上去的,张牙舞爪的形状,触目惊心。更让人汗毛倒竖的是,这个疯子手中还提着一把菜刀,乌漆墨黑,上面的血已经干枯了。
“不错。”青衫人点头。
“也辛苦李大嫂了,洗衣做饭照顾这小叔,都是命呐!”
“在涝灾中落空双亲,被先帝和昭懿太子抱过的小女孩,当年,沈非还是崖州的州牧,认了她做门生,交给青崖书院开蒙,吃穿用度都从沈府出,先帝见此,便赐那女孩姓了沈……这些你能够不知,但沈非是如何从崖州州牧做到我朝丞相,你应当晓得吧?”大理寺少卿指了指昭阳宫方向,道,“看来,沈非发财后,并未把这女人带到昭阳京来。”
“不错。”
沈情信手翻书,自言自语道:“我名我姓,皆受恩泽……若无他,也无我沈知恩的本日。”
“失礼了。”沈情挽起袖子,抽走一签,摊开一看,签头有俩红字:戌时。
“我去薛府找李甲返来!”
沈情回到堆栈,一同来京测验的同窗问她:“沈机警,你中了吗?”
“不是很好吗?”青衫人道,“沈知恩,客籍崖州武湖,客岁青崖书院律法科头名……有此等本领,还这么年青,想来不会让我们绝望。”
“沈情……沈知恩。”那青衫人接过名牌,抬眼打量她道,“律法科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