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提携(二)[第2页/共2页]
汤有银能说出如此有见地的话来,便是陈卓和冯文铭也齐齐另眼相看。
陈卓表情欣喜又庞大,沉默半晌道:“臣先写几封信去都城。万一此事闹开来,朝堂上也有报酬我们说话。”
“汤家要运粮去北方诸郡发卖,这件事你如何看?”姜韶华似随口笑问。
霸气下的果断固执,和南阳王何其类似……不,应当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简而言之一句话,美意一定有好成果,着力也难奉迎。
“另有,各地泥土气候都分歧。在南阳郡歉收的新粮,到了其他处所仅靠图册一定能种好。以是,郡主得做好充沛的心机筹办。”
“不过,这事只能缓缓图之,不成能一蹴而就。一来汤氏人手有限,二来北方民匪四起,亲卫营不宜过量分兵。运粮卖粮的步队,最多分红三路。”
南阳郡有兵能自保,有充足熬过饥荒的粮食。郡主大可甚么也不管,关门悠哉过日子便可。
面前的汤司吏是汤五太爷的宗子。汤氏以粮食买卖起家,家中男丁自小读书,到了十二岁今后,就开端随长辈们走南闯北。汤有银也不例外,跑了几年商路,经谋买卖没多少天禀,倒是算账格外矫捷。汤五太爷便想体例,保举他进了西鄂县衙的户房里当差。
公然还是陈长史办事靠谱,永久值得信赖。
“到当时候,王丞相定会对郡主重生顾忌。便是太后娘娘,心中也一定欢畅郡主自作主张。”
汤有银目中闪过激越奋发,慷锵有力地应道:“臣必然用心当差,毫不负郡主厚望。”
喜好度韶华请大师保藏:度韶华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说完闲事,姜韶华笑着问起了陈浩然的婚事:“陈叔祖去荆州一趟,可见到了薛刺史?”
“这是十四县的粮库账册,”一本丰富的账册摆在了汤有银面前:“你先将账目十足核算一遍,有偏差之处,十足记载下来。”
“薛刺史没有一口应下,说要考虑一段光阴。”
姜韶华每年巡查诸县,西鄂县这位汤司吏,天然是见过的,且对他印象不错。不然,也不会张口就提携来王府当差了。
郡主挑选的,倒是另一条路。这份胸怀派头,这份眼界格式,实在非常人难及。
“见过郡主!”
汤有银恭敬谢恩,起家后谨慎低头,不敢和郡主对视。
姜韶华笑着嗯一声,对冯文铭笑道:“冯长史,本郡主就将汤司吏交给你了。”
“有劳陈叔祖操心了。”姜韶华很天然地换了密切的称呼:“太后娘娘那边,我本身写信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