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乾隆六十年[第1页/共6页]
“阿玛,《论语》已经念完了,过几日上书房要讲《孟子》了。”十四岁的绵宁答道。
钱大昕望着夜空,也不由叹道:“伯元,这一晃也是二十七年过来了啊。乾隆三十三年,我因夫人病故,临时回家闲居,我当时已是四品学士,想着为官一世能至四品,却也无愧,今后便悉心顾问家中老父,保养天年便是。可也就是当时,我从扬州的朋友那边传闻,执掌两淮盐务的高恒,被查出贪贿之举,皇高低旨彻查。最后查出,高恒公然从盐商当中强行讹诈了十三万两银子。皇上当时大怒,当即赐了高恒一死。传闻当时皇上是相称判定啊,当年傅文忠公尚在,还给高恒求过情呢,因为高恒不是别人,是慧贤皇贵妃的弟弟啊。可当时我传闻,皇上只回了傅文忠公一句,如果皇后兄弟犯法,又当何如?文忠公那日竟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了。老夫当年也恰是因为这件事,想着皇上终是明断之人,加上家父力劝,这才回了都城仕进。本来想着,皇上如此至公忘我,真乃万民之幸啊。可谁能想到,七年以后、二十七年以后,竟有何事呢?哈哈,如果当时老夫直接归隐,说不定啊,现在老夫这《元史》已经修成了呢。”阮元天然清楚钱大昕所言何意,以和珅这时贪贿之数,只怕十个高恒加在一起,也已经比不过和珅了。可现在的乾隆,却落空了当年立斩高恒的勇气。
钱大昕平生治史,一贯有两个心愿,一是重修《元史》,二是续修《资治通鉴》。可他学问庞大,用于修史上的时候实在有限,终其平生,《元史》一事也只完成了一些弥补的表志和部排传记,这个心愿终是未能达成。直到民国时学者柯劭忞订正《新元史》,有清二百余年学人续修之愿方才美满。可时过境迁,跟着近代史学的生长,初始史料的代价开端获得更加正视,旧有那部被清朝学者看不起的《元史》,反倒成了不成或缺的根本史料,重修元史一事却也显得不再首要了。
而这个正月,阮元也需求完成最后的主试事情,如无不测,这年八月阮元这一任学政就将到期,到时候或归京任职,或持续到别省做学政,都有能够。但不管如何,最后一部分主试事件也要先办好才是。眼看鲁南、鲁东、鲁西之前都有涉足,这一次他们要去的便是鲁西北的东昌、临清、武定几座州府。
阮元等人见了也都迷惑不解,杨吉看着更是心急,便走到船埠之上,恰好这里还稀有个船夫闲来无事,坐着看管船埠。杨吉便找来一个船夫问道:“这位大哥,前日我来这里时,你们的人说运河已经解冻了,本日便可放船,这本日我们来了,却怎的见不到一艘渡船了?”
“只是我却不明白。”喜塔腊氏道:“这呼公公之前与我们联络也未几,却怎的从客岁夏天开端,连续给我们送了这么多次礼品?加上此次新年的,都四次了。哼,说是元日贺礼,呼公公在宫里当差我看十多年了,这还是第一次送元日礼呢。”
这一日东昌府的主试之事终究结束,杨谷旦前已在运河之畔探察过了,得知运河已经解冻,一行人便商讨着去雇船,沿着运河到张秋镇折而回济南。可谁知到了雇船这日,大家来到船埠,却只见运河之上,舟楫敝天,但运河边的数处船埠,竟只要寥寥数只摆渡船,一艘可用的客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