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督抚天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章 朝鲜使臣[第1页/共6页]

但阮元少年之时便精研三礼,不管《礼记公理》还是《仪礼》,早已熟稔于心,此时应对便也安闲,道:“回大人话,这《仪礼》所言迎见之礼,本是因事而异。《仪礼》原文‘宾至于近郊’与‘君使下大夫请行’之间,另有‘张旃’二字。旃为何物?《说文解字》有言,‘旗曲柄,以是旃表士众’是也。想来这‘张旃’乃是极其首要之事,故而迎见之时,当卿大夫毕至。《仪礼》又有言:卿,大夫讶。大夫,士讶。由此可见,若非首要礼节,他国之卿出境,便只得大夫相迎就是了。”此时正使纪昀乃是礼部尚书,按周礼已是六卿之位,按阮元所言,清朝以纪昀为正使,已是尽礼之举。

朴齐家道:“但是阮翰林,钱先生乃是布衣,并非朝廷命官啊?”

朴齐家也施礼过了,眼看纪昀身上,乃是礼部尚书的一品官服,他身后的钱大昕虽是布衣,可之前也是旧识,晓得他学问比起纪昀,各有优长。但向后看到阮元时,只见他年纪甚轻,朝冠之上乃是素金顶子,应是个七品官员,不觉略有迷惑。

跟着乾隆万寿邻近,都城当中来往高官也越来越多,外省督抚正值入朝的,都已接踵进京。周边朝鲜、安南、琉球等国国使,也已连续入京待命。这一日朝廷便派出礼部尚书纪昀,前来朝鲜国使地点的使馆行迎见礼,阮元则是此中副使之一。别的,这时正在都城的钱大昕,也因学术出众,被特别要求前去。

阮元也听得清楚,朴齐家这个题目,名为就教,实际针对的就是本身。他援引仪礼之言,以为迎见之礼,所至官员该当在级别上对等。可本身不过七品编修,按周时礼节,能够只能列为士,和大夫另有差异。如果应对无方,只恐乾隆落一个轻视朝鲜使节的名声。到时候乾隆如果见怪下来,本身当然也难辞其咎。

“伯元,记得你之前说过,来岁翰林内里,有个甚么大考,你不会忘了吧?”杨吉问道。

听到这话,纪昀、钱大昕和阮元都不由一愣。但想想也有事理。金正喜年方五岁,如果拜了纪钱二报酬师,便要和上一辈的阮元划一而论,如此乱了辈分,实有不当。

站在左边的朝鲜使臣便是柳得恭,看纪昀如此客气,也施礼道:“是啊,一别多年,不想纪大人还能记得我二人姓名,也实在是鄙人的幸运。鄙人至今还记得,当年也是在这使馆以内,与纪大人论及汉学宋学之辨,如果纪大人有空,本日也当再行就教一番。”他二人都是乾隆前期生人,比纪昀小上很多,故而言辞之间,都非常客气,视纪昀为师长。

“没有,但我不想考了。”阮元这句话又出乎杨吉料想。

纪昀晓得贰心中所想,便答道:“这件事原是我忽视了,竟忘了与各位引见。这位是上一年的进士,翰林院编修,姓阮名元,字伯元,乃是扬州仪征人士,与辛楣先生算是同亲,与辛楣先生在江南,也是一见仍旧,年内皇上订正《万寿盛典》,也特别让阮翰林充了撰修官呢。”说着让阮元上前,阮元自也和朴柳二人一一相拜过了。

“更何况,本年翰林出缺甚多,此次大考,必定有很多人能够高升。我晓得本身学行如何,若只转到六品,也就罢了。可如果再往上,只怕他们不会感觉那是我真才实学,他们只会觉得,是我早与和珅通好,他为了拔擢本身亲党,才如此拔擢于我。到阿谁时候,我和裴山、西庚、绎堂他们的友情,就再也回不来了。一时不得升迁,倒是小事,可同窗之情,最是可贵,如果断了,那是得不偿失啊。”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