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督抚天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走向暴风雨[第1页/共7页]

此次北上,起居之事倒是不消阮元再行担忧,孔璐华在北上之前,就已经奉告都城衍圣公府,此次阮元入京,就在衍圣公府居住。衍圣公府在皇城附近,不管入朝议事,还是去礼部参决部务,都很便利,阮元也承诺了。

很快门生们取来笔墨,阮元便为大家一一作诗过了。一时髦起,大家赠诗以后,又提起笔来,不过半晌,一首七言律诗便跃然纸上:

谢启昆也陪笑道:“辛楣兄这就客气啦,这文教传播之事,有精于著作者,有精于刊刻者,二者合力方能成事。论学问一道,鄙人这《西魏书》,终是比不上辛楣兄《廿二史考异》了,为官为学,终是难以兼顾,实在忸捏啊。”

但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日相聚,也在落日西下中垂垂落下了帷幕。次日,阮元一家行装已经盘点结束,便踏上了北上任官之路。

阮元也过来对周治平道:“朴斋,你和尚之这些年来,与我同修《畴人传》,听你讲论算学传播之道,我也大有进益,只你称我教员,倒是我有些忸捏了。这《畴人传》有你二人互助,眼下也大抵定稿了,我到了都城以后,再加订正,便可刊刻,到时候你的名字,我自会列于其上。只是有一事你还需记着,西洋算学自有独到之处,可我中土算学精博之处,亦不逊于西洋,修习算学,中法西法,都是不成或缺之道,你可记着了?”周治平自也谢过了阮元。

“但是皇上毕竟在位三年,也并未亲政啊,到时候会有多少人佩服皇上,却也难说。”谢启昆想到这易代之事,还是有些忧心,看着身后焕然一新的苏公祠,却也不是滋味,又道:“伯元,是老夫无能,这平生虽说史乘看了很多,可提及今后之事,却也不敢说必定会如何,你到了都城,凡事可要三思而后行啊。你说,我们这般崇拜东坡先生,其一是因他诗文双绝,其二或许便是因他不得志了,自古文人,得以在朝堂之上一尝所愿者,又有几人?反倒是不得志的,自古传诵很多些,可那又怎是先贤们至心所愿呢?东坡先生少年之时,仁宗天子便以宰相之才视之,可厥后他身陷党争,竟是半生都不得志,最后仅得身返中原。伯元,你也是普通的才学俱佳,乃至你眼下官职,已在同年东坡先生之上,今后也自当作个治国平天下的能臣,才不枉了太上皇那一番知遇之恩。可眼下……伯元,你毕竟还年青,如果有踌躇不决之事,就……能实心办事就好,你还年青呢,今后有的是更好的机遇。”实在谢启昆心中,又何尝不肯阮元能够匡扶正道,肃除和珅,成嘉庆复兴之业?只是想着阮元数年以来,辛苦为官,与本身也相谈甚欢,可谓忘年之交,终也不肯空言大义,终究反而毁了阮元出息。

行船之际,运河两岸,一排又一排的长草也垂垂映入阮元一行视线。只是这些草看着像草,却比平常草类长出数倍,草叶甚大,上面竟也有细细的枝干,很多“长草”之上,还模糊可见或红或紫的果实,如许看来却也不像草,倒是像树。可枝干藐小,若说是树,也未免太脆弱了些。

钱大昕在杭州小住数日,便即回了嘉定疗养。而阮元的浙江督学之路也终究画上了句号。离职之前,阮元也将三年以内涵浙江所见劣等试卷编辑为一书,名为《浙士解经录》,用以保存浙江文人名篇,也是为了记念本身的浙江之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