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长袖善舞欧阳德[第1页/共2页]
明珠见到内里有张薄薄的紫竹片做的书签,便饶有兴趣的翻到这页,一看之下,面色微凝。
月明华悄悄感喟,想来就是他。
欧阳德瞧着明珠,体贴的道:“昨夜可曾歇息好?本日之赛非同平常。你可要慎重待之。”
明珠再度施礼:“明珠安好。多谢老爷子厚爱。”
萧老太太本日带着萧清瑶和萧恬恬两个敬爱的孙女出来见世面。萧六见了明珠,端坐不动,却朝她挤眉弄眼了一番,引得她破功而笑。萧清瑶美如仙子的面庞笑容风雅得体,吸引了很多的目光。
月向宁似有些不美意义:“老爷子抬爱了。”
莲花道,月家大房的宅院中。
许伯知不知何时凑到谢曼柔跟前,羞怯的与她说话。诸人都一脸看好戏的筹办看这个瘦子出丑。没料谢曼柔却对他灿然一笑,两人竟是相谈甚欢!
明珠想了想,取过桌上的笔墨,在这个故事上面悄悄划了道线。随后合上书,分开了书房。
大抵是本身来得早了。明珠便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一眼看到洁净整齐的书桌中间,端端方正的放着一本书。
月明华的神采便有些丢脸。
此时,厅堂里已经坐满了前来观赛的人。明珠听闻,本日决赛的门票,竟然卖出了五十两一张的天价!听得她咋舌不已。此时此地,衣香鬓影,地点之人非富即贵。
明珠微觉奇特,莫非父亲昨晚在看这本书?她悄悄拿起书,翻开目次。县志是记录县内官员任职的环境、学子们的科举人数、落第环境、以及灾荒、感染疾病等等县里产生的严峻事件。明珠手上这本仅是此中一卷,记录的都是些官方产生过的奇闻异事。
许太守非常欣喜,许夫人也含笑点头,眼中的泪光一闪而逝。
欧阳德乐呵呵的直笑:“向宁啊,老夫恋慕你啊!”
“合浦产珠。千百年轶闻不止。曾有采珠女柳氏,六岁始入海,采珠经年,蚌无虚开。余不信,招之一试,技惊四座。后卒与海中。皆传此女乃妈祖托生,点蚌便可生珠。”
短短几行字,看得明珠悄悄心惊:她这本领,竟自古有之。而月向宁将此书放在此处,其目标不言而喻。
斗珠大赛的决赛场合,定在长平滩官府所建的斗珠馆内。
“嗯。是个有成算的。”欧阳德道,“走,带你们见见本县县令!”
钟县令发言结束后,当即有四个男人上前,一齐推开一堵挂着两幅江山图的墙壁。这是一座暗门,暗门一开,诸人面前豁然开畅。
一名穿戴衙役服饰的人手拿一只签筒,笑容可掬的站在边上。岳评判则站在右边的开蚌台前,手边一排银光闪闪的刀具。
明珠一进门,先见到一架红珊瑚迎门柜,柜上一棵苍朴的迎客松。后边是一排红木雕镂黄山云海的屏风,绕进屏风里,明珠面前一亮:若大的厅堂,左边是黄梨木三连橱,右手紫檀雕螭龙纹多宝阁,多宝阁上或是玉石,或是海底色采素净的大贝壳,另有各色小巧瓷器,摆放得赏心好看。正中是件黄梨木嵌螺钿风雅茶几,配两把扶手椅和一架贵妃榻。茶几上一套青海玉制的茶具,茶烟袅袅。
月向宁与明珠相视一笑。这件事,便成了他们父女二民气照不宣、从未说出口的奥妙。
见她走后,藏在暗处的月向宁才步入书房,翻开县志,看了一眼,面色微变。但当他再度呈现在家人面前时,还是儒雅平静,不见涓滴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