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洞玄指略》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去邪养真[第1页/共4页]

白日阳神运,刚烈志气转,入夜阴神动,可骇情自演,

愚痴邪见,诱人不识,以自邪欲,出错断见,皆是阴邪思欲之性所生邪见,乃至迷昧智短,缺德少慧,故而不见自邪,以其心性堕暗故,若逢正善日月,大光亮照,彼则痛苦,如火焚身,欲灭此光,是故交间邪人则灭正见知识,断圣贤法脉,为护彼邪见故。

天真复天真,斯谁入此界,非不知人间,百花丛无染,

世人今后知为识,堕后知识中,以此为真,后识建立,即弃前识,如是平生,心念窜改,未曾停歇,而不知后事知识,皆不离赤子之心,世人善歹认识知见,皆不离赤子心也。

执恋于身见,食淫二欲牵,摆荡于精力,劣性障返还,

我常说的是清净有为的修炼体例,那么对于我说的修炼体例就要对劲忘言,不要死守着阿谁说辞,体味阿谁意义才是精华,若守着阿谁说辞,那是有为之心,不入有为之门;而有为之法,要修出各种考证才气,当时才气教习深切之法,现在有为之法,并没有深切的特别之法,当你能够进入初修的时候,就如同种子入了地,只要渐渐涵养,天然会破土抽芽。

颂:

是故善修者,当明存亡理,制欲见自心,自心住本身。

诸学道者,当奉一事,不成烧毁,常诵圣贤文章,思之味之,与圣贤交感,感通圣心,便得圣意,此为大行,不成忽视,若无圣贤意境之感染,恐众学者皆被世俗妄欲所迷眼,是故不成烧毁,若已感通圣心,便与圣住,是入道人,是行道人,自明所行。

若不立大德,谁肯舍欲染,欲解无私缘,还需重新看。

比方少年人,血强气凌人,气衰迟暮者,体弱气亦结,

不知以是然,当深思前过,必出缺德处,停滞不能行,

颂:

丙申年七月廿三说去邪养真。

仙师若传法,必传于戒事,学法不奉戒,如捞水中月,

天利而不害,圣为而不争,诸修圣法者,可曾将圣学?

世人说的凝神是将自我心神凝集起来,而我常说的凝神倒是将自我心神展放开来,将‘我’之心神融会‘元’之神灵,初修之以是呈现很多题目,归结起来,底子上就是工夫不正,前期起修时留了停滞;起修以来的缺点,能够通过涵养身心正见来渐渐改良,比如水中的杂质,静着静着就纯洁了,杂质也不见了;很多人决计的去做工夫,反而没有起到好的结果,就是太在乎了好处、好处,不要在乎练功的好处,也不要看重修行的好处,将心量放大,心性垂垂温和高兴,如许才是正修行。

贪爱不舍者,为爱此身也,身触意生思,如是名身见,

饮食需干净,莫使贪欲染,思惟及辩论,当起天真眼,

颂:

当你处在某种功态中,如果没有体味三种同境地的分歧状况,不能说是已经得了这个境地,那只是外相见地,当你们进入一个新境地时,该当能够明白别人在这个境地的状况,该当能够感通分歧修士此境地的状况,如许才是清净之法的考证,最底子境地眼。

江风吹云过,雨打清波乱,水舞飞霰落,天涯又一帆。

是故,后代世人,虽听闻诸圣之法千百遍,虽修练诸圣之法百千类,虽倾一世,不能得法入门,何故然哉,必是不德、缺德之辈,不得圣意,不达天真,虽名修真,不得其真;而此人间,古往以来,良德之辈,所不或缺,随其前缘,闻诸圣法,假修习事,而入圣途,虽入圣道,而不得道,何故然耶,以诸善德,缘法不济,聪明不达,德行出缺,是故修习,停滞重重。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