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董卓乱政(1)[第1页/共2页]
“允诚兄,深夜拜访不知所为何事?”姜盛把鲍信迎进府中。
姜盛晓得些汗青,万年公主只是他的一个借口罢了,他的实在意义是借董卓之手扶刘协上位,等董卓引发公愤以后,他再登高一呼,保皇讨董,当然了,此事事关严峻,必定不能奉告任何人,包含最靠近的人。
话表两端,何进在暗害对于阉党的时候曾派骑都尉鲍信回籍募兵,鲍信募得兵士三千,日夜兼程,奔雒阳而来,但行至半路,鲍信获得了何进被杀、董卓救驾的动静。
“将军向来忠义仁厚,为何不能救朝廷于危难呢?以你之能,必能胜利啊。”鲍信有些绝望。
“现在董卓羽翼未丰,如果不提早脱手,等他稳住了脚根,再图他就难了。”
“此话怎讲?”
“姜将军对董卓如何看?”鲍信开门见山。
“固然道来。”
袁绍、曹操固然也对董卓掌新军持反对态度,但毕竟是诏令,他们还不敢公开抗旨,只得接管这个成果,持续担负他们的校尉职务。
在雒阳城中,姜盛的气力固然不强,但也是除了董卓以外最强的了,并且姜盛与董卓向来没有交集,也未参与朝中的争权夺势。
回到雒阳城外的时候,鲍信探听宫中局势,被奉告新军和南军已尽归董卓,心中忧愁,就趁夜去拜访袁绍。
“机不成失、失不再来啊!”
“岳父只要前将军之职,掌控朝政多有不便,何不迫皇上拜为三公,以便利行事?”李儒道。(未完待续。)
董卓以雒阳各路兵马各自为政、办理混乱为由,派徐荣、李傕等出面清算,遭到了各部的反对。
撤除了何苗,董卓又盯上了丁原和姜盛,丁原为执金吾,掌管了京中的禁卫军队,也就是北军,直接与董卓对峙,李儒已经在为董卓运营,而对于姜盛这个早已闻名天下的平东将军,董卓非常顾忌,但他要除姜盛的设法被李儒禁止了。
“既然将军一语中的,想来是有所筹办。鄙人麾下三千士卒,愿听将军调派。”
但很快反对声音就没有了,因为挑头反对的左校尉夏牟被徐荣砍了,随后少帝下达了诏令,把新军归入董卓批示,又拜丁原为执金吾,执掌北军。
“允诚你有所不知,万年公主与我情深义重,现在在宫中受董卓所制,我投鼠忌器啊。”
“董卓一日不除,公主都会受其所制,将军就不想救心上人于水火?撤除了董卓,你于朝廷有大功,居庙堂之高,当会得偿所愿。”
鲍信走出平东将军府以后就直奔河南尹王允的府邸,王允的河南尹还是何进汲引的,而鲍信本来也是何进的人,以是非常热忱。
收了新军,另有三支步队让董卓睡不着觉,此中一支就是车骑将军何苗,这货是何进的堂弟,与阉党不清不楚,对于何进的死,他也是有任务的,董卓就接管了李儒的战略,在雒阳漫步动静说何苗、何太后和舞阳君与寺人勾搭,共同害了何进。
鲍信就说了然来意,但愿王允串连清流之士共同对于董卓,谁知王允却毫不体贴,只说“容后再议”。鲍信苦劝有望,只得分开了王允府,天亮以后,鲍信即带领部下撤回了泰山郡。
“董卓虎狼之心,欲霸朝政,不成不防!”姜盛也不含混。
鲍信非常绝望,悻悻地分开了袁绍府中,他本来还想去拜访丁原,但传闻丁原和董卓一起护送少帝回宫的,一时还摸不清丁原的态度,以是就不去找丁原了,而是拜访另一股权势,那就是平东将军姜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