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东厂督公》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七章 论策[第1页/共3页]

这个李大梁究竟是何方崇高?他身上究竟藏着甚么样的奥妙?

看来这几个墨客都和在朝的文官一样陈腐,袁崇焕只不过获得了一次宁锦大捷就把他捧上了天,就连擅杀毛文龙也被他们说成了“计除奸贼”,觉得辽东局势已定,也是好笑。

不过没过量久,老者就眉头微皱。

白衣墨客又道,“要说论辽东,现在辽东有袁督师坐镇,以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为策,辽东一线固若金汤,贼夷必不成犯中原。是以,本年若策论辽东,当以抚夷、剿夷为重点,而非辽东防务为重点了。”

饭店中世人一听三人来自东林书院,顿时都仰开端,用一种非常崇拜的目光看着三人。

秦书淮不由地嘲笑一声,心中连连喝采!斗吧,你们不斗得天昏地暗,我如何能有趁虚而入的机遇?

锦袍老者端着茶盏,听得微微点头。

秦书淮听到这几位墨客老练的设法,心想此时恐怕大多数人包含崇祯此时也是这么想的吧。

三位墨客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又是不屑一笑。

“几十万勤王之师?我呸!你觉得朝廷可堪一战的兵马另有多少?撤除空饷的兵员不说,真正能战的怕只要十之一二!现在朝廷屯重兵于辽东,又用重兵对付GSSXSX一带民变,届时八旗精锐一来,怕是直捣紫禁城脚下!”

青衣墨客不屑地说道,“兄台如何称呼?鄙人李敬臣,家师严承宽,乃是东林书院讲学,不知兄台师承哪位先生门下?”

“这位兄台倒是有几分见地。不过你可知长城一线乃国之樊篱,朝廷必定重兵扼守,戋戋后金贼夷几万铁骑怎可等闲过关?并且即便出去,待京畿四周的几十万勤王之师赶到,岂不成瓮中捉鳖之势了?”

秦书淮说道,“极其兄台说贼夷已是强弩之末?呵呵!崇祯元年仲春,贼首黄台吉亲率铁骑在敖木伦击败多罗特部。玄月,后金又征服察哈尔。现在蒙古多部已归顺后金,后金气力比之当年只强不弱,你们可知?”(注:明称皇太极其黄台吉)

但是不管谁当家,江河帮都不能倒!这是朝廷制衡武林的独一筹马,这个筹马你王承恩不珍惜,我秦书淮珍惜!

待两人走远后,秦书淮见院子里到处都是保卫,便又在洞中呆了一会。直到这两人出了院子,园中的大部分保卫才撤去,只留下几个夜间巡查的人。

听到墨客论国,老者便在墙角边找了个位置坐下,饶有兴趣地听了起来。

青衣墨客脸上闪过一丝愠色,不过顿时又很有风采地一笑,说道,“哦?那兄台有何高论?”

不过大明朝之亡,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启事得归在东林党人头上!

非论如何,这又是一场内斗!王承恩自以为所做的统统都是为崇祯好,却不晓得他才是崇祯实现巨大抱负的最大绊脚石!李大梁如果被王承恩搞死了,可想而知方才崛起的江河帮会遭受多大的打击。大明朝恰是有太多如许自发得是的人,才终究国破君亡的!

君不见数月以后,己巳之变就在面前?

青衣墨客表示承认,“现在圣主在位,大明复兴,兵力日强。而后金贼首自努尔哈赤身后,诸王争位,气力大损,已是强弩之末。所谓此消彼长,猜想剿除贼夷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如果考此策论,能够袁督师宁锦大捷入题。”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