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独断乾坤[第1页/共3页]
有军情局在,这么些动静天然瞒不过李贤,不过,他对此却并不是太体贴,概因他目下正绸缪着霸占停滞大唐走向永久鼎盛的最后一道难关——教诲体系的窜改。
“陛下,微臣已拟好了师范学院的开端章程,还请您过目。”
这不,一次宰辅例会上,李贤言明筹算建立一家师范学院,培养出一批略通数理化的教员。
在此景象下,自是没谁肯为了查士丁尼二世而丢了自家性命,君士坦丁•利昂提奥斯则是趁机以谋反罪,将查士丁尼二世拘系,于公判后,枪决,算是完整处理了内哄之源。
再有便是将师范学院招生测验的科目以及讲义刊印了出来,发行天下,并宣布招生测验将会定在每年的七月月朔,考点暂定为洛阳、长安、扬州、平郭四地,待得师范院校提高到各省后,朝廷自会另有安排。
这,真就令君士坦丁•利昂提奥斯好生风景了一把,算是真正坐稳了东罗马帝国天子的宝座。
……
“其一,国粹的占比不必那么高,只当浅显课程来上便好,别的,《四书五经》就不必都上了,以诗词、散文为主就好。”
李贤的态度很果断。
以是,他只能玩上一把温水煮青蛙。
此批语传出后,大赞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
但,当大唐的使节将李贤的承诺当众宣布出来后,查士丁尼二世所拉拢的那些文武们立马敏捷窜改了态度。
“陛下……”
在听完了李贤的阐述后,刘善的额头上顿时就见了汗,无他,李贤这是要掘了儒家的根啊,一旦动静鼓吹出去,那些文人骚人还不得群起抗议。
此事,毫不是一道圣旨就能搞定的。
“但,十年后,朝廷将打消现行的科举轨制,改成从各大院校毕业生中择优登科官员。”
“儒家文籍么,朕看上上《论语》就够了,朕给出了口语文的文本,转头让任课教员对比着教也就是了,讲授还是要以口语文为主,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就不必了。”
“微臣不敢,微臣惶恐。”
大抵上来讲,百姓们大多当嘉话来看,唯有那些食古不化的老酸儒碎碎念个不休。
景隆十年蒲月月朔,李贤俄然下诏,宣布纳东罗马帝国公主凯瑟琳为昭媛。
“嗯,这方略大抵是可行的,不过,朕感觉有四点应改上一改。”
“朕不怕奉告你,等中小学提高开后,朕会打消科举,另设行政学院、律法学院,学员就从中学毕业生中择优登科。”
启事很简朴,满朝文臣尽是儒家后辈,武将们也没少受儒家思惟感化,李贤要脱手掘儒家的根,又哪有那么轻易。
对李贤的这么番发言,反应最为热烈的无疑要属那些工坊主们了,不为别的,只因他们苦技术员稀缺久矣——目下各大院校的毕业生根基上都被工部招去了,能流落在市道上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刘善的办事效力一贯很快,三天内就拿出了初稿。
理所当然地,他们对朝廷要扩大院校范围的决定,天然是欢乐鼓励,很多工坊主纷繁表示情愿捐帮助学。
以是,李贤也就只是在礼部名下新设了个司——教诲司,将本来的学政体系全都归并进了此中。
但明显,并没能瞒过那些精到了骨子里的宰辅们。
“此事,朕意已决,卿等就不必再多进言了。”
“三年后,待得第一批师范生毕业时,就先在洛阳周边开上几所小学、中学,以五年时候来看结果,如果可行,那就推而广之,若真有碍绥靖,那就拔除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