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收购置地?[第1页/共2页]
当然,就算真的展开收买行动,李轩最多也就在一旁敲敲边鼓罢了。而为了制止剃头挑子一头热。他必须先刺探一下林家和许家的设法。
“不愧是‘财神李’,张嘴就是上百亿的现金!但是这些钱从那里来?”许建奎瘪了瘪嘴诘问道。
如果再拉一两家本钱入伙,那么他们每一家只要筹集十几亿港币的现金,这就一下子变得轻易操纵了!不过如此严峻的事情,他们两个小辈天然不成能有资格做决定,还需求把李轩的话传给家中的长辈做定夺。(未完待续。。)
“收买买地?就算按现在的时价,想要接办怡和手中的股分。也要将近40亿港币的现金!我家底子不成能筹集到这么多的钱!”许建奎把还没下咽的一口茶喷了出来,他没想到李轩明天邀本身用饭,竟然提出这么个令人震惊的建议。
悠长以来,置地公司一向是香港地产界的领头羊。固然在八二年的地产危急中遭到重创,但置地的市值还是保持在100亿港币以上。特别是在西门.凯瑟克上任后,通过大刀阔斧的撇账和鼎新,置地个人已经开端止血。
一时候,香港市道上传出了各种华资并购怡和控股的小道动静。当时置地个人的市值在100亿港币摆布,但持有置地高40%股权的怡和公司,总市值竟然只要30亿港币。能够说怡和公司的代价被严峻低估了,这天然会引来其他大鳄的窥测。
以是西门.凯瑟克借着置地个人巨亏的借口,踢走前任大班纽璧坚。他重掌怡和洋行的大局后。首要任务就是包管凯瑟克家属对怡和公司的节制。
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处理了一半多的资金,这让许建奎和林瑜豪一下子都变得慎重了很多。固然他俩对是否真的需求动用120亿港币,来收买市值只要150亿港币的置地公司另有一些思疑,但都开端当真地考虑起这件事的可行性。
从1874年威廉.凯瑟克当上怡和洋行大班开端…¤,,凯瑟克家属与怡和洋行的干系已经超越一百年。但实际上在全部怡和系中,凯瑟克家属实际上只在怡和控股公司中持有股分,并且持股比例也不高,还不到20%。
地财产是一个暴利行业,为香港缔造了一大票朱门巨富。但东方个人的红利才气涓滴不减色,以是李轩从未考虑过进军地产行业。但是怡和公司对香港来讲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公司。它与汇丰被誉为是英资在香港的两面旗号。
但纽璧坚方才完成了置怡互控,就遭碰到了1982年香港地财产大崩盘。置地公司因为之前投资过于激进,成果蒙受了严峻的亏损。怡和与置地的互控形式,形成了相互拖累,两败俱伤的局面。怡和公司的股价在最低点时,全部公司的市值一度低于30亿港币。
如果能搀扶与本身干系最密切的这两家再迈上一个台阶,对李轩扩大在香港上流阶层的影响力,也是极其无益的!以是在庄玉海向他提起这件过后,李轩也开端思虑收买买地的利弊。
七十年代末,香港船王包俞刚先生决定弃舟登岸,因而从怡和公司手中虎口拔牙,强行收买了九龙仓公司。当时怡和公司之以是痛失一臂,就是因为对九龙仓的持股比例太低。
不过李轩本身不脱手,却能够鼓励其别人脱手。他的老友林瑜豪、许建奎地点的家属都是地产巨鳄。但许家和林家的阵容,比拟起李嘉城、包俞刚等顶尖朱门却还差了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