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帝师2》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章[第1页/共4页]

锦衣卫和大理寺的对峙,以扶安的到来而宣布结束。

“戴御史?”

杨寺卿坐在堂上,咳嗽一声。

“真不知?”

“杨编修随咱家来。”回身时,扶安不忘低声叮咛,“陛下问甚么,杨编修照实说。但回话时千万谨慎,莫要引得陛下起火。”

能活,没人想死。

邓寺丞上前一步,正要说话,忽见有书吏在堂下报,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送来名刺,点名交给杨瓒。

往小了讲,杨瓒身在京中,距涿鹿县百里之遥,动静难通。族中殿试以火线才发丧,略微含混一些,自可安闲脱身。

待太病院院判赶到,为弘治帝施针,才险险将人救了返来。

“陛下!”

“谢公公提点。”

天子都不问责,阁老尚书也摆明态度,他又何必在这讨人腻烦?

“起来吧。”

“奴婢痴顽,陛下行事必有深意。”

杨瓒被召乾清宫觐见,内阁六部必已获得动静。如刘阁老和马尚书等,都是历经宦海的人精,无需细想都能明白日子的意义。

由此及彼,杨瓒斩衰殿试,于该当责,于情有原。端看天子之意。

越想越是心惊,杨寺丞牙齿咬得咯吱作响。心中发誓:如果涿鹿县令劈面,他绝对会把这张状子团成团,塞--进--对方嘴里。

见杨瓒直挺挺的跪着,未见惶恐之色,弘治帝微微点头,道:“然朕观你素行端良,操履严明,非是妄图权势繁华之徒,更非杀妻求将之辈。”

一个好字,便如云开雾散,压在杨瓒肩上的巨石,刹时被移开。

“夺去功名,放逐放逐,你也不悔?”

“殿试之时为何不言?”

“牟斌查宣府,杨氏的事,朕早已晓得。”

寝殿内再次堕入沉默。

相对的,状告杨瓒之人却要倒大霉。

天子最重孝亲,杨瓒斩衰殿试,不但没有被问责,轻飘飘几句话就被夸了“好”字。

弘治帝没有出声,好久方道:“既已晓得,为何不禀明朝廷?”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本来,杨瓒这事便可大可小。

涿鹿县衙按规章办事,不能大动兵戈。想出气,只能寻那“无事生非”的泉源!

摆布少卿无语。

蒙天子回护,一干重臣折节下士的今科探花,翰林院编修,会是不亲不孝,丧德败行之人?

这位明晃晃的戳在堂上,口称奉天子之命,真能当作没瞥见?

药香渺渺,殿内堕入沉寂。

“陛下,出事之时,臣身在都城,手中并未有实据。”

因而乎,杨寺卿手一挥,杨编修实为被人诬告,诬告之人实在可爱,大理寺必命令明察!

但他穿越一遭,顶了杨小举人的身份,家人和族人就是他的任务。他能够在弘治帝面前扯谎,仍挑选说实话,赌的是弘治的仁厚,赌的是天子亦有慈父之心。

殿试得中,尚可为族人寻一条活路。如他不考,闫氏必更加肆无顾忌,杨氏一族都有性命之虞。

硬--塞--也要--塞--出来!

“陛下取才之日,臣不敢妄言。”

近半个时候,牟斌才从殿内走出,脚步声渐重,刚正的面庞上隐现几分杀机。

此时,杨瓒已被扶安一起“护送”到大理寺。

弘治帝醒来,第一件事不是扣问病情,而是令人传锦衣卫批示使牟斌。君臣二人独在内殿,连宁瑾都退出殿外。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