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3页/共4页]
当真来讲,这实在是一张废旨,跟没有遗旨并无不同。
圣旨长两尺不足,宽不过尺许,右首绣着“奉天诰命”四个篆字,接下来是“奉天承运天子诏曰”八个小楷,字体端严,一看就出自沈在野之笔。
楚晴猎奇心被勾起,随在周成瑾身后也走了畴昔。
楚晴弯弯唇角,忽地又开口,“祖母跟伯娘许是也得去,祖母年事大了,伯娘有孕在身,你如果有了解的内侍,请他们多看顾些……要不我给伯娘也做副护膝,明天一早你从那边走趁便捎畴昔。”
楚晴苦笑,取出丝帕擦擦掌心的汗,凝神提气,笔甫落下已知不当,公然字体比前几次更加滞涩,最后一点几乎与上面的宝盖头糊在一处。
氛围顿时沉重起来。
五皇子探身望去,惊奇地“咦”了声。
楚晴记得清楚,前次见到沈在野是正月,王氏生了楚正洗三那天。转眼已近一年,沈在野边幅没如何变,可脸上的神情却峻厉很多,有了朝廷重臣那种独占的凝肃。
楚晴点点头,软软地靠在了他身上。
五皇子与沈在野同时重视到他们的行动,不约而同地侧过了头。
上了马车,周成瑾绝口不提宫里的事,只把她拉在怀里,像抱婴儿般拥住她低声哄着,“你睡会儿,比及了我再叫你。”
楚晴也是忐忑,仓猝拆开信封,只看了两行,唇角就微微地翘了起来……
再往中间,身着灰色长袍的五皇子正阖眼瘫坐在贵妃榻上,双脚架在中间扶手上,地上流了一滩水渍。
周成瑾用麻绳细心捆好,当真地说:“等孩子们长大了,让他们看看,他们的娘亲写一笔多好的字。”
沈在野摇点头,举起右手,“我手已残,再写不出当年笔迹。本想由皇子亲笔添上储君名讳更能表白圣意,现在已不成能……天意难违,天命难违啊!”嗟叹一声续道,“五殿下若想名正言顺地担当大统,只要一个别例……新墨混入草木灰以后笔迹可做旧,只要掺杂分量得当,底子看不出来。”
楚晴寂然放下笔。
五皇子浑然未觉。
而窗外,星子早已隐去,只闪现出厚重的黑。
越是严峻越写不好,连接试了五六次,不但没有写出沈在野圣旨上的风骨,就连她平常抄经的笔迹都不如。
耳畔是他轻柔的话语,鼻端是他身上熟谙的气味,而脸颊偎依之处,他的心砰砰跳动不断,正合着她的心跳。
从今而后,她不会再写这类字体,也不想临明怀远誊写的《三都赋》,还是回归最后临摹苏子瞻的字帖。
这一觉睡得足,醒来时已近傍晚,内里钟声此起彼伏。
楚晴长长伸个懒腰,问道:“大爷呢?”
五皇子惊醒,猛地跳起来,目光锋利,而手中不知何时已经多了把锋利的短剑,少顷回过神来,对寺人道:“下去。”
帝王薨逝,京都各处寺庙都要敲三万下丧钟以示记念。
暮夏瞪他一眼,“连想也不准想,不然我立即休了你……我有月钱不希冀你度日,徐嬷嬷说了,男人如果做错事,女人也能休夫。”
屋里服侍的三四个寺人寂静无声地分开,门随之紧紧地关上了。
暮夏想笑,紧跟着又抿住嘴,“大爷一整天都在,方才宫里来人,大爷说去去就回。”顿一下,又道,“皇上驾崩了,刚才敲了好一会儿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