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2页/共3页]
用现在的话说,这叫幸运来得实在有点儿太俄然。
“本帅的宴席向来都是副将之下不得入宴,他来做甚么?”
吉利朝仍有怒意的帝梓元看去,正了正声音才缓缓开口:“殿下让主子转告您,邺城里不但有苑书将军,另有五万守兵和三万大靖百姓,他不会把这八万人的性命当儿戏。殿下说他会守住邺城,把北秦人从云景城内摈除出去,只愿侯君您能以大局为重,前去山南城接掌全军。”
“慢着。”
见帝梓元沉默不语,吉利又道:“侯君,再有一日就是军献城决斗之期,此去山南城另有百里,非一日不成达……”
毕竟,这世上,只要一个安宁就够了。
“是,侯君。您在虎啸山里受伤太重,殿下决定代替您留守邺城,半月前殿下已调令归西将军前去山南城和温朔公子汇合,主子临行前殿下有叮咛,若侯君您在决斗前醒来,便让我将此信交予侯君。侯君不消担忧,调令全军的虎符殿下已经交给了温朔公子,现在小公子正在山南城等您。”
瞒军情而不报?努昊心底一惊,莫非鲜于焕已经晓得了?贰心下几转,毕竟敌不过鲜于焕的威慑,垂首恭声道:“元帅,末将帐下探子来报,说……现在在邺城里守城的不是靖安侯君帝梓元,而是那大靖太子韩烨!”
“唐石当真领兵去了邺城?”帝梓元看向吉利,眼底的诘责犹若明镜。
“说。”
帝梓元脚步顿住,她负手于身后,眉头高高皱起,“唐石?韩烨调了尧水城的雄师?”
喝酒作乐到一半,努昊帐中侍卫仓促走进,在他耳边小声禀告了几句。不知听到了甚么,努昊神采一变,眼底的讶异狂喜一闪而逝,他朝四周看了一眼,见无人发觉,老成在在地朝侍卫摆手让他尽快退下。
帝梓元神采冷沉,把韩烨的密信揉成一团扔在地上一脚踩过,惨白的面色泛出大病未愈的潮红,眼底的怒意彭湃而出,“他想做甚么,逞甚么豪杰,他要当第二个安宁不成!长青,备马!点齐城中残剩兵士,随我马上北上,修书给温朔,让他调三万兵力驰援邺城。”
一刻以后,一队人马从青南城而出一起向北而去。
却不想帝梓元话音落定,吉利已经站起了身,他神采一正,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恭恭敬敬递到帝梓元面前,“侯君,这是殿下的旨意。”
第二日凌晨,帝梓元一行到达青南城,此时间隔军献决斗之期,不敷十二个时候。
与此同时,云景城城主府。
这么多年,帝梓元一向非常孤傲地走在这条复仇的门路上,她向来没有想过,当年那场灾害毁掉的不止是她帝梓元的平生。韩烨和安宁又何尝不是……他们陪她走在这场十年仇怨循环里,从未阔别。
大堂上,鲜于焕一身戎装坐于首席,他身后挂着庞大的西北行军图。鲜于焕在北秦军中声望极高,即便是德王一派的努昊领着五万雄师前来驰援,在他的宴席上也只敢抱着酒坛嬉笑怒骂,不敢多言朝堂是非半句。
“不过是我帐下的一些噜苏事,那里值得元帅亲身过问,还不快退下。”努昊一边朝鲜于焕请罪,一边朝那军人呵叱。
平时一个军人的收支绝对不会让老谋深算的鲜于抖擞难,只是现在乃决斗前夕,刚才努昊面上的神情他观在眼底,他天然不能放过任何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