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第1页/共4页]
谨贵妃神情一变,暴露一抹惶然,猛地抓紧韩云的手,“殿下,云儿他还小,求殿下……”
“是吗?”韩烨整了整衣袖,跨过宫门,“那孤便去见一见这位谨贵妃。”
嘉宁帝平生只要一名皇后,便是太子生母慧德皇后。但皇后早逝,当年为保东宫之位稳若泰山,纵齐妃受宠,左相势大,嘉宁帝亦从未生出立后之心。谨贵妃的贵妃之位还是在韩烨死讯传来后母凭子贵而得。
东宫书房灯火透明,房门外候着一排的侍女。韩烨走进书房时,谨贵妃正襟端坐在书桌下,正望着房内的烛火入迷。
连续的存候声惊醒了谨贵妃,待她回过神,韩烨已经坐在了她劈面。
当年韩烨从九皇子手中救下韩云,并谕令太医为性命垂死的谨贵妃诊治,方能有谨贵妃和韩云的本日。
谨贵妃微一沉顿,从袖中取出一方墨盒,看向韩烨道:“殿下,本宫用尽手腕,只是为了护云儿安然,殿下已经还朝,他日大位必是殿下所得。本宫不信帝家,也不信摄政王,但本宫信你。这是禁宫和京畿重地的驻军兵符,本宫情愿交还殿下,自请废黜云儿的储君之位,只恳请太子殿下念在兄弟之情上,赐云儿一处封地,让本宫和他一起分开,只要能让云儿安然离京,本宫向殿下承诺,我们母子二人有生之年毫不再踏足都城。”
好久过后,温馨的靖安侯府后院终是响起一声恼羞成怒的吼怒。
谨贵妃并未抬首,仍垂下头,“此一礼,王瑾谢过殿下当年拯救之恩。”
她说完,回身朝书房外走去,亦再未多言一句。
“韩烨,我就晓得那年年节涪陵山上的人是你!说,你打昏我以后还做甚么了?”
韩烨望向书房外谨贵妃消逝的方向,终是伸手接过了装着京畿兵符的墨盒。
半月以后,太子生母谨贵妃自请入皇陵,为先帝守墓三年。
“梓元,你……”韩烨眼底难掩震惊。帝氏代韩,几近是帝梓元毕生夙愿,以是他当年才会一心赴死在云景山。
韩烨回京的这半月,足以让他体味这位谨贵妃的行事做派。
韩烨未答,他没法辩驳谨贵妃的话,在权位排挤上,先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第九十三章
至此,大靖两王临朝的期间正式到来。
王瑾虽赋性朴素,但这几年为了护韩云的储君之位心性已非当年,她本日前来,绝非只为请罪如此简朴。
“殿下。”林双迎上前,替他掌马,瞧见太子端倪间的畅意,忍不住笑了起来,“殿下见着摄政王殿下了?”
谨贵妃并未起火,相反,和面对帝梓元时分歧,她在韩烨面前很安静,安静到几近是暖和的。她缓缓起家,朝韩烨的方向行下半礼。
“殿下,贵妃娘娘入东宫前让随行的侍卫都解了兵刃。”林双岂能不知韩烨所想,低声补了一句。
“贵妃娘娘,这时候入孤的东宫,可有要事?”韩烨淡淡开口,并未施礼。
在大靖海内朝堂百姓主战之声达至颠峰之时,施诤言和帝烬言敲响战鼓,各自统御二十万大靖铁骑,叩响了北秦边塞最首要的两座城池,与此同时晋南老将洛川率晋南八万海军,绕过大半个国境,在烽火扑灭北秦边陲的同时,重兵震慑东骞海疆。
谨贵妃娓娓道来,倒也说得平实。她所言未假,在当时的情状下韩云被立为太子是势在必行之事,也非谨贵妃和韩云所能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