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1页/共3页]
针线活光阴做得久了,眼累心也乏,日子数过十天,大郎他们也没返来一次。
“诶。”萧玉珠手上一松,摸动手臂笑着点头。
萧玉珠连连点头,红着眼睛笑出了声。
家中只要没大事,两个婆子一个丫环便可把活全做了,夏季更是躲寒的时节,普通人家也没甚么事,现下萧玉珠除了针线活,也是找不到事做了。
书院的院长孙先生对狄家的两兄弟和他名下的几个秀才后辈极其看重,多方费经心机请来了他在天下颇具盛名的师叔过来为徒子徒孙讲授功课,孙先生那师叔云道子本来是国子监的教员,后去官云游四海,行迹不定,此次孙先生请他来实在不易,狄增得了动静后,筹办亲身送狄禹平和狄禹鑫两兄弟去书院。
“唉。”看着行动如出一辙的婆媳俩,狄增抚须点头,对身边二儿道,“以掉队家门的,可莫学了你娘和长嫂这孔殷才好。”
得了动静返来的狄增大喜,抚着髯毛连续说了五个“好”字。
此次云道子的课只要书院来岁插手秋闺的秀才可听,三郎和四郎就留在了家中跟着父亲读书,狄赵氏另有两个儿子要操心,日子倒也不空。
狄禹鑫手握着书籍,看着蓝布包正在尽力地记到底是哪个包是装糖的,在他看来,他娘为他备的承担,色彩每个都一样,他记得辛苦,听了父亲的话,茫然地抬开端,风俗性地回道,“爹说得极是。”
“还是个小女人。”狄增抚须朝大儿道。
萧玉珠红着眼睛勉强笑道,“没事,大郎闲事要紧……”
“我再给你去坛子里捞点酸菜,好下饭……”狄赵氏管不得二儿想甚么,这时回身也仓猝地拜别了。
因着中了秀才的大郎和二郎都要插手来岁的秋闺,书院的先生让他们住进书院免得迟误工夫。
“哪来的?”狄赵氏没听儿媳说过她有。
这天出了正堂要回屋取物的萧玉珠还因孔殷绊了脚,颠仆在地,吓得当时在喝茶的狄禹祥忙放下茶杯要去扶她,哪想小老婆一倒就立马爬了起来,拍了下膝盖就朝他们的屋子又走去了,一点受伤的姿势也无,连转头看一眼他都未曾。
萧玉珠听了鼻子顿时一酸,“就是不能奉告大郎了是罢?”
“谢大哥。”狄禹鑫红着脸拿出一块,先认当真真藏到袖中暗袋的油纸里,又从兄长充公起的袋中拿出一块,掐了一点放到口里,把剩下的又放好,此次他坐正了身,把书中的书翻到他已念到的位置,看一眼,含着糖持续默背了起来,只不过此次他默念的嘴比先前快了很多,那翻动书面的手也更快了。
萧玉珠抿紧了嘴忍住了泪,把头靠在了狄赵氏的肩上,忍着哽咽道,“媳妇也不知是做了几辈子功德,修了几辈子的福,才……”
狄增一看他神采就晓得他刚在想甚么,皱眉斥道,“去了书院,要把先生讲的都记在内心,而不是想有的没的!”
狄禹鑫见父亲走了,眼睛心不在焉调向承担,嘴里一字不错地念动手中经史的内容……
狄家婆媳两人,为着办理他们的行李,吃紧忙忙得忙了一个上午。
“便是康公给亲家的,亲家给了永叔,永叔是穿得的。”狄增在主位开了口。
“娘。”她刚到门口,萧玉珠就抱了给狄禹祥新做的披氅过来。
“是之前康大人的。”狄禹祥朝母亲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