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嫡长女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 气数尽[第1页/共3页]

户部财帛不敷?那么就加征赋税!总之,这一次大采选,不管如何都不能再推迟了。

特别是秋歌,她一向没有结婚。在应如登出世以后,她就将满腔的热忱和耐烦,转移到这个小小孩儿身上去了。

大战以后,会呈现的大灾情、大动乱,景兴帝多少也晓得。他把这些赋税送往北疆,就是为了稳住北疆的环境,为了恩恤北疆的百姓。

筹办了这么长时候,他们终究真的要分开京兆了。

权势均衡之策,她是听长泰帝提到过了。而在现在,为景兴帝增加权势的最好体例,就是大采选了。

唐密早就将这个动静传来了,当旨意真正下达的时候,沈家世人一点也不焦急。

当下,江成海就跪了下来,向容太后说道:“启禀太后,现在北疆事未停,耗资庞大,国库空虚,难以持办大采选。恳请太后开恩,下旨提早大采选。”

江成海所说的,当然是要禁止大采选。哦,不是禁止,而是要推迟。因为北疆的战事,户部方才支出了一大笔财帛,都已经动用了国库,如果再筹办大采选,江成海不晓得国库的钱还能支撑多久。

在沈宁坐月子期间,应南图并没有细说内里的事情,谷大祖、登闻鼓之事,都只是略过了。

想来也是,沈家都已经丢了一其中书令的官职,再丢一个四品的刺史官职,仿佛不是甚么首要的事情了。难怪沈家世人都能安之若素了。

“大采选一事,已经一拖再拖,哀家觉得,大采选关乎皇嗣延绵,关乎大永鼎祚,实在不能再拖下去了。如此后宫中,皇后、淑妃、德妃都怀有身孕。皇上身边,没有奉侍之人,这如何能行?”

景兴帝端坐在宣政殿之上,下了如许的旨意。在沈华善和沈则敬以后,江成海和杨简锐这两个三品大员,也被夺职了!

到时候结合这些权势,皇儿就会掌控全部朝堂的权势了,就不会像现在如许了。

这些官员,一而再再而三地逆龙鳞,恰好这些官员,和沈华善的干系最密切!

究竟这些官员,是为了大永朝廷着想,还是对帝王严肃有所应战?景兴帝心中不由得如许想道。

容太后这么想没有错,大采选的确是增加景兴帝严肃和权势的最好最快体例。只是,在现在这个天下局势面前,这个别例,太伤害了。

避离京兆,是在目前的局势中退一步,当然是为了今后再进两步。现在京兆的朝堂,祖父已经断念了吧?不然如何会想着分开京兆?

沈宁笑了笑,对于沈华善决意分开京兆,她是同意的。特别是听到娘舅们,去了西宁道和岭南道,沈宁就晓得了沈华善的筹算是甚么。

不足居内,还满盈着喜庆的气味。应如登仍然是熟睡中,胖嘟嘟的小脸让人垂怜,春诗和秋歌,另有奶娘,则在谨慎翼翼地照看着他。

现在北疆的局势,方才安定,朝中另有很多事情未处理。单单说中书令被夺职引发了臣心动乱,就还没止息,现在又有大采选一事?

容太后凤目严肃,眼梢有冷意,让江成海等官员一时无言。

在诏令公布天下之前,御史大夫杨简锐在宣政殿上奏言:“大采选,乃劳民伤财之举,况皇后、淑妃、德妃有孕在身,皇嗣有继。大采选提早,于国于民实是无益!现在北疆尚未停歇,河内道有大水灾,西燕又在虎视眈眈。皇被骗此之际,不思社稷安天下,反而在乎后宫临幸之事,此实非明君贤主所为!”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