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象现[第1页/共3页]
“微臣觉得,户部尚书之言,甚有事理,恳请皇上准奏。河内道的大水灾,如果伸展下去,定会引发大范围的饥荒,这不得不让臣等正视。前朝大安末年,就曾有过大水灾,其惨况,让民气惊。史乘云‘比年久旱,亡有平岁,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七八。’,臣惶恐不已……”
景兴帝固然准予了将大采选提早,但是江成海脸上,没有多少忧色。现在恰是七月天,京兆的太阳炽热暴虐,想必河内道的环境更不悲观,一想到那焦黄干瘪的稻麦,江成海的心就低得不能再低。
这下他们都不以为河内道大水灾与己身无关了,如果河内道大水灾导致暴*起,遭到影响的,就不但仅是他们的繁华繁华了,而是他们的立命人身。
江成海和范载常等官员的奏言,令很多朝官都皱眉,心底有很多的怨气。
“唐密,大安末年的大水灾,你是否晓得?”景兴帝看着一旁奉侍的唐密,如许问道。
本来读书查阅之事,本来应当在御书房停止的,但是景兴帝嫌弃御书房狭小盘曲,又有密密麻麻的书格,以是很少去那边。既然唐密这么说,景兴帝就放心在紫宸殿里等着了。
大安末年出了比年的水灾,百姓人相食,加上帝王昏庸,因而天下暴*,枭雄四起。大永太祖就是在如许的环境下开疆辟土的。能够这么说,如果大安没有这些水灾,又或者这些好水灾能够获得很好管理,或许大安还不会亡国。
这个时候,从河内道加急而来的数封加报灾文书,连续到达京兆,让江成海和范载常等人更加忧心。现在,江成海千万没有想到,他现在觉得的“幸亏”,会成为天大的灾害。RS
河内道的大水灾情,离他们甚远,与他们没有多少干系;但是皇家大采选,就在他们眼皮底下,与他们的繁华繁华息息相干,如果缩减或者提早,对他们来讲,就很有影响了。
这个成果,在沈华善料想当中,他也笃定,下一次早朝之时,景兴帝就会准江成海所奏。
景兴帝端坐在銮椅上,心中有些惊奇。按照他以往视朝的经历,凡是有朝官奏言行某一事,必然有其他朝官出言反对的。但是这一次,在江成海、沈华善奏言以后,竟然没有朝官出来反对。
景兴帝到底没有胡涂到底,晓得大水灾干系着他的位置,若不正视措置,他的位置,说不定都要晃两晃。
沈华善的奏言,让本来想皱眉反对的官员,神采就变了。能够站在宣政殿这里的官员,都是饱读书史的人,沈华善说的这一段史实,他们当然晓得,沈华善没有说完的话语,他们也很清楚。
更这些官员心惊胆跳的是,他们记起了史乘中的规语:“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沈华善眉角看着这些官员们的神采窜改,心中闪过冷然。他就晓得,只要搬出大安末年的大水灾,这些官员便没人敢反对江成海的奏言了。善言相奏是没有多罕用的,只要让他们感知到亡国的惊骇,他们才会噤声,才会附和江成海的定见。
这个时候,景兴帝想到了沈华善说的大安水灾。
水利的整治已经来不及了,幸亏户部这些年在备荒粮上面的工夫做得很足,每年储存的粮食数量,还能用来赈一时之灾。
“皇上,河内道水灾已现。户部的官员和资财,不敷以同时对付大采选和水灾。臣恳请皇上以河内道百姓为重,缩减大采选的范围,将大采选延后。”江成海的奏言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