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过鬼门[第1页/共3页]
“西流风雪重,谪仙艳阳天。”缓缓清风,卷携着儒雅而又醇厚的声音展转不休,余晖下,一道身影缓缓行来。
实在他下山,本就是为了打斗,从下山开端,也时候筹办着打斗。大先生善于读书,也善于打斗,他的贤人名誉,不但是读书读出来的,也是打斗打出来的。
“天国摄魂,阎罗往生!”天国恶鬼簇拥,残虐吼怒,即为鬼门,鬼门关前,大先生负手一声轻叹:“鹰愁涧,鬼门关,鹰愁剔人骨,鬼门勾人魂。当年鹰愁涧鬼门有宠儿,融《天国摄魂经》和《阎罗往生经》于一体,摄魂与度人,一死平生,生生走出了江湖百年可贵一见的大气象,不过可惜了啊!”
“有冤有恨,才是鬼,如果度己度人,则是菩萨佛陀;如果早些年,说不得大家害怕的鬼门里会呈现一个度己度人、出淤泥而不染的地藏菩萨;但现在嘛,只要鬼,一个充满仇恨的恶鬼。”
“鬼海一年四时艳阳天,日当头,血可流,鬼海,谪仙,公然是个杀人的好处所。”余晖里,一人身着清爽洁净的儒衫,抬首望着宽广无垠的鬼海,轻声道。
就像鬼海中的人,虽自言为鬼,但希冀报仇,晓得报恩,毕竟是人而非鬼!
鬼海中,有声音俄然响起,阴恻仄然,如同鬼怪普通飘忽不定。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不管是鬼海还是谪仙滩,都只不过是一个名字,名字叫的再响再好,都不可否定这片戈壁,是个危急四伏和不吉利的处所。
不过,鬼海周边的一些游牧部落却更情愿称它为谪仙滩,谪仙之名,天然是因为这里曾经谪落过神仙。相传当年有神仙从鬼海上空御剑横度,恰逢暴风千里如刀,黄沙万丈如山,刀刀阻了神仙路,山山摧了神仙志,被谪落凡尘。这就是谪仙滩的来源。
“好一个鬼祟小人,好一个可杀便杀之,桀桀……”怪笑声声,跟着烈烈风沙的袭蚀,变得破裂不堪,更显诡异:“可惜,我可不是人,而是鬼,一个只能糊口在天国中的孤魂野鬼,桀桀…桀桀…”
十殿阎罗有众生相,十八天国有众生苦。
“从我下山开端,这条路,就非走不成。”大先生说着,语气庄严峻如山:“遇人杀人,遇鬼,降鬼!”
以是谪仙滩,向来都很少有人来,就连北莽最有经历的商旅驼队,沙贼盗匪,也都不肯意靠近这里。
大先生话音方落,本来批生定死有众生相的十殿阎罗,齐齐变成百丈大小的狰狂暴鬼,择人而噬,见鬼而吞。
轻风卷,红霞醉,黄沙翻涌浪滔天!神仙扶摇登长空,三千里一望无涯;
“有些话能够不好听,但理就是这个理,还望兄台勿怪。”
十八层天国,狱狱是恶鬼;十殿阎罗,王王为恶鬼;有鬼无人度,的确是可惜了!
六合樊笼以内是人,樊笼以外,说不得就不是人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夕照圆,悠远旷阔的沙海里,余晖从悠远的天涯淌落,涣散自在地浸洒在黄沙中,轻净澄明,一望无边,似光阴沉淀的风华绝世,惹人沉浸。
“鬼海有鬼守门,即为鬼门关,大先生,请……”
但有仇有恨,才是人。说实在的,道家求清净,佛门求摆脱,儒家一言蔽之曰思天真;天子责备国安康,贩子求家财万贯,浅显的百姓,求的不过就是个衣食温饱。这就是人,所行所做,不过一个求字,有所求,而后有所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