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前程[第2页/共2页]
穿戴茶青儒衫,玄色下裾的谢老太太,手缠佛珠,正跪坐在青色西番莲纹的蒲团上,一手拨动佛珠,一手捧着佛经籍脊。
廊庑檐下挂着半卷起的竹帘,一盏盏六角快意灯,还朦昏黄胧的亮着,两侧石台边沿的是细雨的湿痕。
金丝乌木长案的白玉莲花坐台佛龛内,奉着一尊菩萨,隔着一道半卷起的葛布帷幔,双耳三足雕瑞兽的白玉香炉轻烟袅袅娆娆的升着,两侧青铜烛台上火苗摇摆的蜡烛,已烧出层层烛泪。
“吏部尚书眼看着就要致仕,你大哥可否拿下尚书之位,关乎我们谢氏一族将来可否重振门楣,你大哥每一步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等在永嘉帮不上忙,也不能添乱!你要记着……苏家固然式微了,可在汴京比我们谢氏一族的秘闻更深!苏家的大女儿年初成了大皇子的妾室,小女儿也在本年选秀之列,京中勋贵干系与朝堂权势错综庞大,牵一发而动满身,你身为谢氏下一任宗主,当以全部谢氏为重,和离之事休要再提!”
玉莲见请不动谢云初,没体例忙退到一旁,求救似地看向向孔嬷嬷。
玉莲见谢云初停下步子,目光盯着菱格窗棂下的矮子松盆景,可倒是正实打实在听谢老太爷的话。
若宗族昌隆要子孙含血忍辱,昌隆的意义安在?
明白了谢老太太对长姐之事的态度,谢云初压下心口的绝望,垂眸缓声开口:“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阿姐也好我也好……我们这些谢氏子孙,自当以谢氏一族畅旺为重,灿烂门楣为重,祖宗宗族为重。”
带着细雨和潮气的轻风一过,垂在竹帘两侧的铜铃叮咚作响,瑞兽祥纹的青黛瓦当滴水上缀着的水珠子,也噼里啪啦砸在院中肥阔的芭蕉叶上。
孔嬷嬷先入佛堂通报,随后谢云初才被玉莲引入佛堂阁房。
“现在苏伯爷亲身来永嘉接你阿姐,也包管了今后必然多加管束你姐夫,不让你阿姐再受委曲,你大可放心!”谢老太太见她不吭声,缠着佛珠的手悄悄攥住她的手,语重心长道,“六郎,自古以来婚姻嫁娶,关乎的都不是一小我……而是两个家属之事。”
谢云初手心微微收紧,未动。
“我们陈郡谢氏一族举族南迁以后便式微了,你太祖父带着嫡支留在大邺永嘉,你太叔父带着另一支去了北魏!你太叔父那一支在北魏……已经获得北魏天子的重用,而我们留在大邺的嫡支一脉自此竟再无人能入阁,你年老是我们谢氏嫡支的但愿!”
谢老太爷明知长姐受了多大的委曲,仍然还要将长姐送回阿谁虎狼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