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冷意[第2页/共2页]
一家子唯利是图,毫无亲情道义可言!
玉莲眼尖,一瞧见谢云初便上前同孔嬷嬷说了。
若宗族昌隆要子孙含血忍辱,昌隆的意义安在?
谢云初刚跨进荣和院的院门,就听谢老太爷蓦地拔高的声音从正房紧闭的隔扇内传了出来……
“是!”元宝回声将伞递给谢云初,便突入雨帘当中。
谢云初在谢老太太身边的蒲团跪下,朝佛龛拜了拜,才回身向谢老太太施礼,将翠芝给苏伯爷的信拿了出来:“祖母,长姐的陪嫁翠芝背主……向苏伯爷出售我谢府动静,孙儿人赃并获,已命人将其杖毙。”
谢云初拳头紧了紧,两世为人,既然占了“谢家六郎”的身子,享了母亲和长姐的心疼珍惜,便是拼了这条命,也必然要护谢家母亲和长姐全面。
孔嬷嬷亲身给谢云初撑着伞,一边往荣和院方向走,一边同她说:“二爷来了荣和院,正同老太爷说话呢,老太太让老奴带着六郎去小佛堂,一会儿在荣和院用过早膳,随老太爷坐同一架马车去云山书院。”
谢老太太将佛经合起递给一旁的孔嬷嬷,将信拿过看了眼:“背主的东西,胡言乱语,是该打死。”
谢老太爷仁善温厚之名在外,对出不起束脩的学子会赐与帮忙,碰到家中有困难的会赠送银钱……
孔嬷嬷在谢云初出去前,已将刚才的事奉告了谢老太太,老太太这才遴选着不首要的同谢云初说几句,想安抚谢云月朔会儿乖乖去书院。
云山书院是陈郡谢氏一族迁来永嘉以后办的书院,教出过两位状元,是大邺极其驰名的书院,各地前来肄业者浩繁。
云初眼睫低垂,掩住眼底戏谑的冷意。
穿戴茶青儒衫,玄色下裾的谢老太太,手缠佛珠,正跪坐在青色西番莲纹的蒲团上,一手拨动佛珠,一手捧着佛经籍脊。
佛堂铺着五蝠献寿的漳绒绒毯,白玉珊瑚百鸟朝凰的楠木屏风后,便是老太太常日里礼佛的内间。
廊庑檐下挂着半卷起的竹帘,一盏盏六角快意灯,还朦昏黄胧的亮着,两侧石台边沿的是细雨的湿痕。
如许的伯爵府,如许的苏家,祖父和祖母……竟也为了一个吏部尚书之位,要长姐再入火坑!
她是谢氏一族大宗嫡孙,天然也入了云山书院。
谢老太太好快的动静。
元宝前脚刚走,孔嬷嬷一行人已经沿着青石路过来了。
谢云初平静自如,微仰下颚任孔嬷嬷给她系披风:“祖父祖母醒了?”
谢家老太爷是大邺文坛泰斗,亦是云山书院的山长,她的大伯吏部侍郎也出自云山书院。
她目光往落霞亭一扫,不见亭内有人,这才嗔道:“六郎身子本就弱,下着雨潮气重,被扑了如何得了!不过是背主的奴婢,六郎派人传话打死就是了,竟还亲身走一趟,鞋袜可湿了?”
永嘉这一带非论是读书人还是浅显百姓,都对谢老太爷恭敬有加,为何他对本身的亲眷,就没有一点怜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