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刘晔论战[第1页/共2页]
刘晔将文书交还给宦者,微微欠身。“陛下觉得,大司马与武天子、文天子比拟,如何?”
曹爽是朕的亲信,一贯忠诚,岂能容人如此热诚。
曹叡招了招手,表示曹爽靠近些。曹爽膝行几步,靠近御案。曹叡向前探身,伸手在曹爽的脸上拍了拍。“昭伯,如果内丹术真能治好大将军的病,你情愿用产业换吗?”
曹叡微微颌首,从案上拿起一份文书。一旁的年青宦者,双手接过文书,迈着小碎片走到刘晔跟前,恭敬的奉上文书。刘晔接过,敏捷浏览了一遍,眉头皱得更紧,半晌没有说话。
“陆逊。欲与大司马相抗,东吴堪为大将者唯陆逊一人。若陆逊仍在荆州,陛下可高枕无忧,就算周鲂是诈降也无妨,大司马起码能够满身而退。若陆逊分开了荆州,陛下就要提示大司马留意了。”
“这……”曹爽眨着眼睛,不晓得曹叡是甚么意义。他想了好一会儿,才正色说道:“陛下,若内丹术真能治好家父的病,臣天然是在所不吝。但是这类事,多有不实,不能轻信。”
每次想到这个局面,他都会不寒而栗,夜不能寐。
刘晔摇点头,嘴角轻挑。“周鲂不是暨艳。他是手握兵权的鄱阳太守,干系到一方安危。就算有人妒忌他,也不会冒着豫章大乱、江东崩溃的伤害逼反他。”
刘晔眉头微蹙,随即说道:“毫不成能。”
施礼以后,刘晔在曹叡左前侧的席上入坐,神情庄严。
这是一份从扬州发来的文书,由大司马曹休亲身签订。内容是鄱阳太守周鲂归降,要求曹休派兵策应。曹休上书,要求带领麾下兵马,并集结豫州、徐州、青州三州兵力,并力向南,一举渡江灭吴。
刘晔嘴角抽了抽,下认识地看了曹叡一眼,随即又收回目光,躬身道:“若骠骑将军能拖住陆逊,大司马之计何尝不成。纵使不能一举安定江南,收回庐江也是好的。臣只是担忧诸军相距千里,联络不便,动静通报恐有不对,迟误了战机,导致大司马误判情势。”
但愿曹休受挫的人很多。
曹叡深觉得然,笑道:“刘卿老谋,一语中的。既然东吴堪为大将者唯陆逊一人,朕命骠骑将军(司马懿)下江陵,逼陆逊应战,以策应大司马进军,如何?”
来到殿门前,刘晔报名请进。殿中传出曹叡的声音,让刘晔进殿。刘晔脱了鞋,将腰间长剑挂在一旁的兰锜上,拱动手,迈着方步进了大殿。
刘晔略作思考。“晓得,黄初六年,鄱阳大帅彭绮等人呼应王师,便是为此人所破。”
曹叡低头看着文书,沉默了半晌。“刘卿觉得周鲂是诈降?”
正如曹苗所说,宗室后继无人。夏侯尚死了,其子夏侯玄无统兵之才,荆州兵权只能交给司马懿。如果曹真、曹休也死了,兵权交给谁?
“谁?”
曹苗打曹爽的脸这件事就有点过分。
“是,臣以为周鲂是诈降,固然臣没有切当的证据。可如果大司马亲身率部策应,又调豫青徐三州兵力互助,则周鲂是不是诈降就不首要了。大司马拥兵近十万,非戋戋一周鲂所能应对,陛下重视一人便可。”
“或许是吴郡大族妒忌周鲂,寻隙逼迫孙权呢?就像之前的暨艳一样。”
在找到合适人选之前,他只能但愿曹真、曹休能多活几年,让他有筹措的时候。如果内丹术有如许的奇效,他不介怀给曹苗想要的繁华,也不在乎他是真疯还是佯狂,只要他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