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嗣子和七舅姥爷[第1页/共2页]
就在此时王德拱手走进宫殿,低声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宋国公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接着李世民又对萧瑀说道:“赐宋国公‘特进’(正二品文散官),参知政事,出巡河南道灾情,事可直奏于朕!”
并且萧瑀的老婆和李渊又有点干系,李世民也要称呼萧瑀一声姑父。
此次郑州大疫的动静被泄漏,多数也是李泰的手笔。
李恪也笑着拱手说道:“诸葛武侯国士无双,小王岂可担之,反倒是国公历经大唐两朝,为我大唐呕心沥血,可谓国士无双,比肩诸葛武侯!”
萧瑀自从贞观四年第三次被罢相后,已经在家冬眠了三年。
萧瑀闻言眉眼有些震惊,毕竟是三年赋闲后再度拜相,心中多少有些欢乐。
随后李恪当即一愣,本身的母亲杨氏固然是庶出,但是嫡母是隋炀帝的萧皇后,而萧皇后和萧瑀又是亲姐弟,也就是杨氏的名义上的七舅,这一圈绕下来,萧瑀不就是本身的七舅姥爷吗?
“如果儿臣不幸,还请父皇不必为儿臣过继嗣子。”
李世民见状抬手表示萧瑀不必多礼。
言毕,李恪便做出一个拱手辞职的行动,正筹办分开却被李世民叫住。
孙子辈的只要李欣一人拥戴过继的前提。
如果换做别人,这类苦差事必将会有所推让,就算硬着头皮承诺,到时候不免会和本身有些摩擦,乃至会为了本身的好处将任务推到本身头上。
李恪这马匹一拍,白叟家那里经得住这个,当即大笑着摆手道:“吴王谬赞了!”
“恪儿稍待,朕给你安排的同业重臣就要来了!”
“父皇,儿臣多谢父皇抬爱,只是现在郑州环境尚且不明,儿臣会尽最大尽力节制灾情和疫病。”
但是此次直接给萧瑀拜相也是有一层鼓励的意义在。
李恪见本身顺利堵住李世民议论嗣子的事情,心中也松了口气。
李世民想要萧瑀好好照顾李恪,并且能够为李恪背锅。
萧瑀的一句打趣,刹时让殿上的氛围轻松了很多。
想到此处,李恪不由想起排行老二的二哥李宽,起初二哥李宽就被祖父李渊过继给了被大隋朝廷殛毙的五叔李智云。
此番前去郑州固然看似凶恶,但是本身只要当真筹办,定能顺利救灾平疫。
李恪闻言心中暗笑,好一个自家人,当初夺职人家的也是你吧!
李恪没有持续往下说。
很快,两鬓有些斑白的萧瑀便快步走入殿中,对着李世民拱手施礼。
“父皇,侄儿李欣是四弟的第一个子嗣,现在四弟还没有次子,如果将来再无子嗣,那侄儿岂不是一人肩挑两王血脉?”
“朕晓得你尚无子嗣,以是若你不幸,朕会将魏王庶宗子李欣过继到你名下,嗣吴王,为你留下血脉。”
而萧瑀作为本身名义上的七舅姥爷,身为长辈定会照顾本身,并且该背锅的时候,多数不会把锅又扔给作为长辈的本身。
就在李世民踌躇的时候,李恪拱手说道:“父皇,儿臣和小叔李元婴相善,如果……”
此番固然是要照顾吴王李恪,同时还要随时背锅,但是总比在家中赋闲要强。
想到此处,李恪看向李世民,倒也明白了李世民的用心良苦。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看向一旁的李恪说道:“吴王,宋国公乃是国之重臣,你如果有不懂的处所,多多向他就教。”
李世民则面色凝重地对李恪说道:“恪儿,疫病之害胜于兵戈,此番你迎难而上,朕心甚慰,朕晓得此去郑州九死平生,如果恪儿你不幸抱病,岂不是血脉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