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唐小郎中》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章 贵芝堂药铺[第1页/共3页]

左少阳将那麝香又爱不释手地打量了半晌,这才揣进怀里放好,背着药背篓往回走。边走边说:“这女人别是哑巴吧?重新到尾就只见她笑,没听她说一句话。”

茴香见弟弟没乱费钱,也就舒了口气,把荷包从左少阳手里取了返来:“弟,我们走吧,太阳要落山了,再不走,路上就要黑了。”

“你一向昏倒不醒,我都吓傻了,那里顾得上问这些。――如何?对人家女人动心了?嘻嘻”

沿途左少阳瞥见很多平整的良田地盘都长满了波折,想必是多年撂荒了,又问道:“姐,这些地咋没人耕作啊?晃着多可惜。”

大堂靠门边有两根长条板凳,靠里的位置,横着一张已经看不出色彩的长条木桌。再往里,因为已是傍晚时分,内里很暗淡,看不清陈列了。

左少阳站住了,转头望去,已瞧不见那打柴女人的身影,耳畔以后那袅袅的山歌反响在山间,不觉有些痴了。问道:“这山歌真好听!――姐,她说叫甚么名字了吗?”

妹去西边留太阳。”

左少阳非常猎奇地东张西望,盯着那些兵士瞧了好几眼,这是第一次见到当代的兵士,跟电视剧上的差未几,只是显得更加精力一些。这些兵士对他们也没理睬,两人顺利进了城。

茴香带着左少阳穿过大街冷巷,终究在一栋陈腐的板屋前站住了,转头笑道:“我们到家了。”

左少阳边走边转头道:“姐,瞧你说的,我才不焦急呢,打光棍不也……哎哟!”

左少阳晓得桑白皮是止咳平喘的常用草药,问道:“就算做药材,也该各种药材都挖一些啊,如何都挖的是桑白根,占了背篓里一大半!”

左少阳昂首一看,这是一栋三开间的瓦房,正中是个大厅,四扇开木门都敞开着,木门两边挂着桃木板的桃符,固然粗陋,但刨得很平,上面题写的联句笔迹古朴苍劲,很有功底,写的天然都是繁体字。大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也是直接在刨平了的桃木板上写的,大书三个字――“贵芝堂”。笔迹跟楹联上一样,明显是同一小我所书。只是笔迹早已陈腐不堪,若不是站鄙人面瞧,隔得远一点的话,便看不清写的是甚么了。

“耕地得有人有耕牛才行啊。这些年四周兵荒马乱的,青壮劳力都给抓兵兵戈,死了很多人,连骸骨都埋不过来,满是些青壮庄稼人,活下来的,差未几都是些老幼妇孺,哪种得了这么些地呢?只能眼睁睁瞅着荒凉呗。”

门槛成弧线往下凹,上面尽是砍痕,想必是平时图便利在这上面砍东西削东西留下的。左少阳跟着茴香跨步进了大堂,便瞥见那长条木桌前面坐着的一个老者,身形干瘪,头戴幞头,满脸皱纹,下巴上一缕斑白的山羊胡。身穿一袭玄色长袍,这袍子过分广大,四下撑开,好象一座暗淡的金字塔,塔尖冒出一个满脸沧桑的长着山羊胡的小脑袋。

当代婚姻的家世看法是很稠密的,这左少阳学汗青晓得,读书人就算再贫寒,普通也看不上泥腿子庄稼汉(陶渊明之类的极少数‘另类’除外),孟子就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唐朝大文学家刘禹锡固然住茅舍糊口贫寒,却不屑与平头百姓为伍,在《陋室铭》就狷介地说道:“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而自古以来,从医的大多数都是做学问不成的文人转行从医的,正所谓“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以是老爹左贵有这设法也就不敷为奇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