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遂武夫》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章 麒麟殿[第1页/共5页]

李余年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脚步,垂垂地奔驰起来!耳旁的风声呼呼地加大,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坐在马三肩上的风景。

门上一对黄灿灿的铜狮门扣,左雌右雄。神态比平常大户人家的少了几分煞气,多了几分寂静。

殿门有三扇,中间的大门是正殿。内里供奉的是一尊麒麟雕像,由钦天监按照山海异兽录中所绘的麒麟图案一比一复原而来。

靠海吃海,最后死在海上,几辈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刘婶倒没如何怨天尤人。

麒麟殿就坐落在高山的中轴线上,面向大海,背靠着群山。

游人香客如果走累了,只需席地而坐,憩息半晌。便觉心神腐败,颓废顿减。

此式最是庞大,腿腰臂协同发力,可急可缓,可正可斜,可攻可守。用得好的话,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结果。

拾级而上,石阶两旁的竹林松柏郁郁葱葱,枝叶压下来,刚好垂到了石板路的上方,掩蔽住了夏季暴虐的阳光。

飞檐向内涵长,终究落在四周二十四根实木圆柱上,构成一圈半丈来宽的回廊。

李老夫只是憨憨地笑,嘴里念叨着:“命好哩,命好哩!”

身材精瘦,个头比同龄人矮上半头,脸庞乌黑,长得倒是浓眉大眼的。嫌长发碍事,干脆理了秃顶。看上去憨憨的,活脱脱的一个小沙弥!

可惜好景不长,这便宜媳妇因为暮年落水,落下病根,得了肺痨,没两年就死了。

直至天涯微微泛白,李余年停下身形,盘腿坐在床上。

穿过阴凉的树荫,便来到了麒麟殿的正殿大门。

刘婶陪着眼泪,说道:“今后有咱家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你。”

去刘婶家吃过早餐,领着二丫便出了门。

大遂建国后,朝廷派人沿着海岸线与群山的交界处斥地出一条官道,使其连通本地。

村里人夸李老夫祖坟上冒了青烟,白捡了个标致媳妇儿!

水流顺着秃顶流向胸膛,还是瘦,倒是一身细细的腱子肉。在朝阳初升的阳光下,模糊泛着淡淡的黄芒!

先生见着二丫,就像喝了蜜,常说二丫是个状元胚子,可惜是女儿身。

大门两旁立柱上刻着一幅金字春联;麒麟献瑞千年盛,美厦呈祥百世安。

内院的正中心便是麒麟殿的正殿了,是一座长方形石木异化的宫殿式修建,一层两檐的布局,形状古朴高雅。

至此,朱村结束了与世隔断的局面。村民登籍纳户,正式归入了大遂版图。

算是认下了他这半个儿子。

转眼间三年畴昔,这三年产生了三件大事。

李余年本年十二岁,是土生土长的渔村娃子,

麒麟殿建成之初,也实在风景了一把。在周遭百里内,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豪华修建了。

三式拳法,竟练出千变万化!

来到堂屋扎好马步,端起拳架,细细地冥想拳势。

画的恰是麒麟从南海而来,没于深山的故事。

屋脊上吻兽,走兽,脊兽一应俱全,形状各别,憨态可掬!

这第一件事,朝廷下旨修建麒麟殿。这是个大事,所用人力物力庞大。

李余年也是个犟种,每日去船埠望着海面等他爹返来,谁来劝都不好使。

朱村里的很多壮丁都上山当了帮工,虽做的是些夫役活,心机活络的还是能从都城来的工匠那边学来一些技术。

刘婶是个孀妇,丈夫老刘和李海一样是渔民。客岁出海碰上急浪,舍不得丢弃鱼网,跑得慢了些被波浪卷走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