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两手闲棋[第1页/共4页]
但总的来讲,沈括曾经毕竟是新党首要成员,永乐城大败也不能全怪他;
沈括死了,死于绍圣二年,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能;
杨逸听了他这翻誓词,真是哭笑不得,公然是愣头青,说他傻,他一点不傻,但言行当中偶然又表示得一根筋,杨逸都不知如何说他好,总之这家伙在皇族成员中就是个异类。
他赶紧拍胸脯包管道:“大哥放心,小弟发誓此后必然好好做事,毫不孤负大哥本日息心教诲。若违此誓,大哥固然将小弟这条性命取去。”
赵偌见到他时,不由咕咕直笑:“大哥。你如何这付模样?幸亏小弟我眼神还行,换了别人怕是认不出您来了。”
沈清直进京后的第一天,不是去吏部支付差使。而是直奔景明坊杨家。他是沈括次子,本年三十三岁,个子肥大。五官浅显,是那种走入人堆就认不出来的人。
在构和时,沈括提出以《澶渊之盟》为根本,以《天下郡守图》为根据,有理有节,寸步不让,而辽国宰相杨益戒找不到重划鸿沟的来由。沈括终究使得辽国放弃了对宋朝的国土要求。
杨逸将他迎进前厅,沈清直一正衣冠,当场跪倒给杨逸行起大礼,他这一礼,不是因为杨逸保举他仕进,而是因为杨逸亲身提笔为他父亲撰写了墓志铭。
在全部北宋前期,南边几近就代表着鼎新,北方代表着保守。是以新政在南边遭到的阻力小些,就不敷为奇了。
这下杨逸放心很多,新政在江南运转杰出,不但是沈清直所说的这些启事,更重的一点是朝廷对江南的正视,改换了很多官员,调派了最多御使梭巡。
俩人说话间进了一个雅间,后窗外有一个大水池,塘边柳色如烟,春光恰好,室内装潢古色古香。翠帘朱幔,屏风小几皆镂刻鸟兽图纹,非常精美美妙。
“大哥有话请讲,大哥所言,小弟岂敢违背。”
元丰三年(1080年),为抵抗西夏,沈括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升龙图阁直学士。但是不久又因为与给事中徐禧、鄜延道总管种谔、鄜延道副总管曲珍等人贪功冒进,不听随行内侍李舜举奉劝,在米脂与银州之间筑永乐城,变成永乐城惨败,丧失甲士2万,民夫近18万;
高永亨、李舜举等都壮烈捐躯。此战是大宋汗青上最大的惨败之一。
杨逸点点头笑道:“沈兄方才入京,如有何难处,可径直寻我来讲,还是那句话,亲不亲故里人,沈兄千万莫要见外。”
元佑三年,沈括移居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市东面),将他之前购买的园地,加以运营,名为“梦溪园”,在此隐居,八年后即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归天。
杨逸这么快便兑现了他的承诺,赵偌对他可谓是感激万分,当天傍晚便硬将杨逸拉到撷芳楼。请上届行首之一的楚楚女人相陪。
沈清直滚滚不断,对时政作了一通深切的阐发,所言甚有见地,倒让杨逸对他刮目相看起来。
沈清直哽咽地说道:“先父暮年被贬,郁郁而终。世人对先父多有谗言,唯杨学士直言为先父正名,使先父在天之灵得以瞑目,杨学士大恩,沈某将铭记五内。”
甚么是君子?胜利者就是君子。
在杨逸的布局中,沈清直将是极其首要的一环,是以他在沈清直身高低足了工夫,示之以恩,动之以情,只望有一天他能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