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舅哥[第1页/共2页]
曾信骥倒也真是个急性子,带着张正书就来到了汴河之上。只见一个临时船埠以外,停着好几艘大船。
“小官人,你且在此等等,小的去叫我家小员外过来……”这个家仆告罪一声,进了院门,转了几转,就消逝在了满院的丝绸当中。张正书也是叹为观止,怪不得曾家是第一丝绸商,这私仓确切够大的。本来他还觉得本身买下的阿谁堆栈算大了,但没想到河对岸这里,离汴梁城足足有四五里地的处所,另有这么大的一个私仓。
“我来问一下,你晓得曾家的船队在哪停靠吗?”
这几艘大货船不设开窗的舱室,船形制圆短,就仿佛行驶在水上的三间大屋一样。
这个船家正在船头打理着鱼网,听了这话稍稍一愣,然后才指着一个方向说道:“那边是曾家的私仓……”
“哈哈哈,我道是谁找上门来,本来是我家的姑爷!”
不得不说,宋朝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面前这几艘大船,都是货船。在汴河之上,行驶着各色百般的船只,有有漕船、客船、货船、渔船等。要晓得,汴梁城实在是建立在水上的都会,穿城而过的河道有四条之多,别离是蔡河,汴河,五丈河、金水河。这四条河各有效处,但给汴梁城带来的好处就是凝集了百万人丁。
这些货船,为了制止横风扰动船只,已经放下了桅杆。这类技术,能够说是宋朝造船术的一大创举,叫做“可眠桅”,即桅杆底座装有转轴,能够随时将桅杆竖起或放倒。这些货船,都是“前锚后舵”,恰是宋朝船只的典范构造。这几艘货船的船锚既有石锚(也叫矴石),也有铁锚,停船的时候就靠这个锚了。在张正书看不到的处所,另有水密舱、减摇龙骨、均衡舵等抢天赋下的造船技术。
“宋朝人公然总结出了很多做买卖的事理!”
张正书说了然来意,他也不想用曾家将来姑爷的身份去压人,这是没有自傲的表示。
没错,这就是曾瑾菡的二哥,叫做曾信骥,谐音“至心急”。咳咳咳,这美满是偶合,实在这个名字还是不错的,意喻诚信的千里马,是做买卖的好名字。贩子讲究诚信嘛,曾信骥这个名字还是非常合适曾家的气质的。
这个大舅哥真的是自来熟,想来也是对张正书极其对劲。
“二哥且慢,本日我过来是有闲事要办的!”张正书赶紧说道,“先前我与泰山说好了,租用曾家的船队,自杭州带些南边奇货过来。本日过来,就是想落实此事,钱银不是题目,关头是要赶在夏季之前,把奇货运到汴都城中……”
这个男人满脸笑意,走到张正书的中间拍了拍他的肩膀,欢畅地说道:“好妹婿,本日是特地来寻我的么?走,甚么都别说了,去樊楼,本日我们喝个酩酊酣醉,一醉方休!”
守在私仓门前的曾家家仆,想来是没见过张正书的,伸手禁止道。
张正书有点失落,只能带着来财往那私仓走去。
“额……”张正书不晓得如何评价,实在这个大舅哥也不比阿谁大舅哥差多少,都是汴梁城中的风骚人物。只不过他还算好,起码曾家的财产还能担当一二。固然没有甚么冲破,但也能守成。不过,一旦成了连襟,张正书必定要带契一下曾家的。
张正书也是惊奇不已,他没想到这里会遇见将来的大舅哥,有些愣愣地问道:“二哥,你如何……如何会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