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凡事怕对比[第1页/共2页]
“内里用典,有西晋张翰张季鹰,有刘备刘玄德,还化用了苏轼、北周庾信、唐时韩愈、李贺之诗词,绝非等闲。这等典故平凡人也不知,莫非那张小官人真的如此大才么?”
“姊姊,这词写得真不错,你必定会喜好的……”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罕见。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唉,你还不懂。”李师师如何跟她说呢,这词底子不是张正书这年纪能作得出来的。“罢了,你请张小官人在酒阁子候着吧,我稍作打扮便畴昔。”
“眉共春山争秀,不幸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边’,胸怀非常广漠啊,不过是他的话,也不免了……咦,这词,这词……”李师师惶恐地抬开端,再次问道:“果然是张小官人作的?”
从他赠给李师师的这首《洛阳春》就能窥见一二了。
不过,这个周美成的婉约词,确切是北宋以来的集大成者。周美成的词兼收并蓄,博采诸家之所长,又摒弃它们的弊端,指导词的创作慢慢走上富艳精工的门路。在他的词中,既有温庭筠的秾丽,韦庄的清艳,又有冯延巳的缠绵、李后主的深婉,也有晏殊的含蓄和欧阳修的秀逸。至于柳永的铺叙绵密乃至是淫冶恻艳以及苏轼的清旷豪达,我们都能窥知一二。同时,对于婉约词和豪宕词的某些缺点,他也尽量制止。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
李师师是晓得的,凭着张正书的文采,能够写得出《射雕豪杰传》,却断断写不出甚么诗词来。
若桃怕李师师不看,赶紧递到她面前。
李师师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凝神去看这首《水龙吟》。
李师师的脸颊上出现了红晕,便是若桃这女子,也要感觉她美艳得不成方物。“你这妮子,别乱嚼舌头。张小官人虽有大才,却不在诗词一道,如何能写诗词了?”李师师对张正书的体味,绝对是比大多数人多很多的。起码每期《京华报》她都要买一份,除了帮衬以外,更多的是想晓得张正书的抱负,如何通过一份《京华报》表现出来。比来大火的《射雕豪杰传》,她却模糊感觉,这是在暗射当目前政。李师师很怕《京华报》连载的武侠小说因为暗射朝政,而被朝廷查封了。
“果然!”若桃信誓旦旦地说道,“满厅堂的酒客都瞥见了,张小官人是吟诵出来,让书童挥毫于纸上的。”
精彩是精彩,但周美成的词不过乎男女爱情、别愁离恨、人生哀怨等传统题材,反应的社会糊口面不敷广漠。跟苏轼的词比起来,在格式上就输了一大筹。以是,很多人推许周邦彦,不过乎是出于妒忌心机,凭甚么苏轼甚么都行,文章行,诗词也行,辞赋也不在话下,那叫其他文人的脸面往那里搁?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就是以为周邦彦短长,你能如何着?
诗词一道,平凡人那里能那么轻易摸得着门径?便是饱读诗书的人,很多时候也只是填字罢了,对仗不成,韵律平仄更是不成。没有平仄韵律,又算得甚么词了?不是李师师藐视张正书,而是她晓得能把词写好,绝非易事。
只不过,女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虚荣,周邦彦被人誉为当今词坛第一人,还写了首诗给李师师,李师师怎能不窃喜?因而,很天然的,李师师想着如何给这首《洛阳春》谱曲,一看就忘了时候,直接入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