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宋国贼》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142 奸党之论[第2页/共2页]

讲事理,司马光是固执派这是必定的,但苏轼和黄庭坚两个详细是那一派,确是存在疑问,当初鉴定党人碑时候高俅就曾经质疑过,苏学士曾经也是王荆公果断的支撑者,不该归于奸党。

一番责问,掷地有声,群臣都拿眼瞪林灵素,看他如何说。

只是高俅声音小,被蔡京压下去,说,“此次设立党人碑,特指元祐年间奸党,是不是奸党,只看他在元祐年间做过甚么。”

党人碑为甚么要设立?就是因为这些人固执不化,禁止新政实施生长,害的大宋积贫积弱,没法复兴。现在你说他们是贤臣,拿出事理来,那点贤了?

另有,宋夏之争向来已久,凡是奸党在朝,宋对夏用兵几近未胜,比如熙宁年间宋夏之战大败,元丰四年五路伐夏功亏一篑,元丰五年永乐城两万军卒丧失殆尽,这一桩桩案例莫非不是热诚?

王汉呵呵,“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顿了顿,说:“如许的人如果奸党,那大宋另有谁是忠良?”

“此言差矣,我说上天降罪,非是官家有罪,而是这朝堂诸位之罪。”说动手指内里党人碑,“何罪之有?那党人碑便是罪证,我本日立言在此,诸位不信且看。”

林灵素并不慌乱,反而心平气和,慢条斯理说出四句诗:“苏黄不作文章客,童蔡翻为社稷臣。三十年来无定论,不知奸党是何人。”说完打顿首,“诸位,是非吵嘴我不做辩论,只是上天即将降罪,不出一月,便见分晓。”

内心不爽,又不好明说,先把林灵素扶起来,拉回大殿,再详细问他。

这莫名其妙的一番说让众臣吃惊,当下就有人拉着林灵素扣问:“官家何罪之有,上天要降罪?说不出来便是你这道人胡乱编排混乱朝政。”

赵佶听了迷惑,便问:“那一项未完?”

散朝以后,王汉往外走,前面有人叫他,转头看,是李清照的姨夫何执中,悄悄跟上来,问王汉:“赵贤侄,你感觉苏黄二人算奸党吗?”

如果你有瞻望将来的本领,干脆直说谁是奸党,你卖鸡毛的关子?

汗青以来,奸党们只会安享承平,目光短浅,忘怀太祖遗训,大宋已经建国百年,燕云十六州仍然在贼之手,试问奸党世人,阿谁有光复故乡之心?

当下将此人记在内心,打上能够拉拢的标签。

说完要走,摆布也不敢禁止,都拿眼看赵佶。

朝堂上,关于苏黄二人定论争论了半天,最后仍然无定论。到了朝堂外,也有一杆人会商,有那嗅觉活络的,从这场会商中嗅到分歧,猜想朝纲有变,公开里打主张。

眼下赵佶再提出质疑,高俅不便说话,便给他中间一人使眼色,那人年事不大,二十七八,仪表堂堂,见到眼色,便走出行列,大声道:“如臣所见,苏黄二人并非奸党,他们反对新法,只是因为新法有损于民,为民请命。”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