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页/共5页]
鬼谷子权篇
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种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敷而窒非者,反也。
由夫品德仁义,礼乐忠信战略,先取诗书,混说损益,群情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建功建德,治名入财产,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窹,楗而反之。内得意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故口者构造也,以是封闭情义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以是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稳定,遨游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成示以五色,无耳者,不成告以五音。故不成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成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前人有言曰:“口能够食,不成以言。”言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事之危也,贤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通达战略,以识纤细。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之谋,皆由抵戏。抵戏之隙为道术用。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粤若稽古,贤人之在六合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流派,筹策万类之终始,达民气之理,见窜改之朕焉,而守司其流派。故贤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窜改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到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衡量轻重,乃为之度数,贤人因此为之虑。其不中衡量度数,贤人因此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捭而去之。捭阖者,六合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厚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是非远近孰不知,乃能够进,乃能够退,乃能够纵,乃能够横。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