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清变》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津门风情[第1页/共4页]

“娘舅,就这么大个的炸糕还叫耳朵眼炸糕?人耳朵眼哪有这么大的,我看这炸糕,应当叫驴耳朵眼炸糕。”

天津城修建的中规中矩,方刚正正只开了四座城门。

“可没想到,这一来二去,不知如何这狗不睬包子的名号就传到了都城,北都城的太后老佛爷还特地着人把他叫到北都城,在紫禁城外做了几屉包子让寺人送出来,太后老佛爷吃了都说好呢。因为有太后这一茬,现在这天津卫的包子铺,只要他一家是挂匾的。”

秦氏那两个孩子这些天来和楚云飞混的很熟,两个孩子每天除了上午在染厂书院里跟着徐子川读书识字,再就是缠着楚云飞和石峰两人教他们习武,管他们俩一个叫大徒弟、一个叫小徒弟。

楚云飞固然另有些恋恋不舍,可一想到秦川中午和人有商定,不敢再逗留,只得艰巨地收回目光,跟着两人持续逛街。

李明方指着那剁肉的壮汉道:“店主,这倒也是我们天津卫的一绝,这个包子铺叫三分解包子铺,他是这里的掌柜的叫何继汉,会一手双手刀剁肉馅的绝活,一天能剁几百斤肉。

但是一到了这针市街上,楚云飞就来了精力,一双眼左瞧右看都快忙不过来了。

“你个混小子,说话讲些口德。我奉告你,叫耳朵眼炸糕,倒不是因为它的个头,那是因为这炸糕铺刘掌柜最后开这炸糕铺,是在北门外局促的耳朵眼胡同口,被大师伙戏称耳朵眼炸糕,时候一长,大师就叫顺口了。”

转了这么久,楚云飞一向百无聊赖地优哉游哉地跟在两人前面不出声,对于李明方给秦川讲的那些甚么典故妙闻,楚云飞可没甚么兴趣,他很有些悔怨,早晓得如许,还不如留在厂里帮着车间里的工人运送布料清理设备了。

从明朝永乐年间算起,天津建城已有近五百年。

李鸿章的字体,体型刚正流利,笔锋锋利又不失圆润,秦川倒是立足抚玩了好久。都说见字能识人,秦川倒也想借着李鸿章这副春联上的字体,看看李鸿章如何?只是他的羊毫字功底实在是太烂,看不出甚么层次,只是感觉李鸿章的字端方大气,布局松散,再就是识得李鸿章撰写楹联的字体是行书,除此以外再看不出甚么东西。

看出秦川的心机,李明方笑着解释道:“这聚德号包子铺的仆人名叫崇高友,他乳名叫狗子,他做的包子刚出笼屉时热气腾腾,看上去如同薄雾当中含苞秋菊,咬上一口油水水的又香而不腻,在天津卫最是红火。”

秦川看时,那所谓耳朵眼炸糕,实在并不小,个头足有小孩子拳头大小,不知如何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天津城北门外就是河北大关,传闻当年燕王朱棣就是在此渡河,乃为天子之津,天津之名也就是由此得来。

李明方强忍住笑,挥手打了楚云飞一巴掌。

李明方晓得很多外埠人不敢吃这油炸蚂蚱,只是笑了笑没出声,走了不远,李明方拉着秦川来到一家铺面不大,就当街就窗开着铺面的一家小店前。

天津城已经转了多数圈了,饭店、包子铺见过很多,给秦川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天津城里包子铺不是普通的多,几近那条街上都有,甚么德发成包子铺、保发成包子铺、义和成包子铺、天利成包子铺、福记成包子铺、恩裕德包子铺、恩源德羊肉包子铺,另有一个叫林风月堂的大门脸饭店也挂着包子铺的幌子,可挂着牌匾的包子铺,秦川明天还是第一次见到。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