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古怪[第1页/共2页]
子婴心中如此思虑,倒似是足以压服本身。然...心中更深处还是与诸位大臣同一观点。何况他此次出征更多的不是为了秦民...
“好烦!”
“闭嘴!再次相见,便是寡人取河南王性命之时!”
“出师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河南王未免觉得寡人可等闲欺诈,韩信岂会容寡人踏足河南地?”子婴不屑一笑,“寡人本日可不杀河南王,那边埋兵尽可动之,寡人无惧。河南王若不拦寡人,寡人便开赴荥阳,夺此重地后挺军东行。”
即便魏地南北皆战,敌军已过函谷关,竟然未有魏兵防备,乃至未有标兵踪迹。
子婴摆手表示申阳拜别,申阳无法一笑感喟,“以秦王之能,当知本王并无伏兵。秦王若接道直行便可。”
“子房先生,陈大夫不在秦地,王上应待其返来,再做商讨。”
子婴亦是不解,以蒯通之思虑,早该猜到九州动乱是他在前面搞鬼。难不成尉缭当真觉得他不会东进,压服韩信全军对于南北二敌?
“世人常言秦王擅诡谋,今竟为妇人乱心,当真不过如此。”申阳面色庞大,似笑非笑,“既如此...秦王当是已至死地,世上无人可救。可惜,秦王为其子所取之名。”
“久违了,秦王!”
疑虑间,郊野远处清脆马蹄声响起,渐行渐大的红色身影逼近。
......
不清楚是否到了可行之时,总之临行前朝中大臣纷繁激言劝止。停滞之处,不过有二。一是只需如当年般把守关内,静待诸侯多饥。其二便是已自认大秦不如当年...
近二十年后,第一次为征出关,而非为平乱出关,少年男儿意气风发。楚汉之争中,刘邦之以是可取胜,靠的主力雄师便是这秦地儿郎!
“何尝不成。然秦王若如此,不管魏地战事如何,秦王皆不成等闲脱身。齐地之事...”
“如此亦好。若以万全之姿取巧战之,即便大胜,秦人仍没法消弭心生余悸。此时战之,何尝不成。”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挞天下...
不过秦兵士气实足,倒是让子婴稍显欣喜。
横扫诸侯之师,十数年后落得为人以少胜多,坑杀将士的了局。
“寡人若欲先占河南与魏地,再转而东行又如何?”子婴抬眉挑衅。
郎中骑神情严峻护在子婴身前,看清来者只是一人后,稍稍放松警戒。
子婴蓦地点头,断根脑中的邪念,策马着秦地之貌。虽是春季,沟壑高山之上草木残绿未退,不应时宜之景格外碍眼,更扰心境。
挺出群山,视野重新开阔。
子婴揣摩不透申阳之心,在他认知当中,申阳此人才气不弱,又擅谋变,河南王之位便是申阳于巨鹿之战后抢先攻陷河南地所得。其人极忠刘邦,汉军逼近河北国,申阳便直投刘邦。
申阳之言不成等闲信赖,然返来标兵与秦徒均言河北国无敌秦之象,又似是为真。
“这...?”
申阳闭目,忍耐着口鼻间缭绕的灰尘,待秦军连续颠末。
子婴昔日出兵只是攻北翟国,伐西南巴蜀,二者皆无妨,可论到东行,不得不叫秦民气生怯意。
甲胄在身,手握长戈,精骑战车浩浩汤汤,十余万人驶出函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