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漠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9章 惊遇(2)[第2页/共3页]

因在暗处,以是能够放心大胆地打量亮处的大家,阿爹和伊稚斜口中无数次提到过的大汉天子正端坐于席中。还记得当年问过伊稚斜:“他长得比你还都雅吗?”伊稚斜彼时没有答复我,这么多年后我才本身给了本身答案。他固然长得已是男人中超卓的,但还是不如伊稚斜都雅,气势却比伊稚斜外露张扬,不过我熟谙的伊稚斜是未做单于时的他,他现在又是如何?

红姑一皱眉头,刚欲说话,我打断她道:“此次听我的。”红姑看我神采果断,无法地点了下头。

世人都是满面震惊倾慕,神态痴迷。李延年的琴音俄然一个吃紧拔高,李妍扬手将手中的月白罗带抛出,世人昂首看向飞舞在半空中的罗带,琴声竟然奇妙地贴合着罗带在空中飘荡回荡,引得世人的心也跟着罗带起伏跌宕,蓦地低头间只扫到一抹美丽的影子落入水中的玉轮中。月影碎裂,又复合,才子却已难寻,只余波光月影,一天孤单。

红姑碰了下我的胳膊,表示我看李敢。只见李敢一脸的赞叹倾慕,身子情不自禁地微微前倾。

红姑在我耳边低声向我一一先容着席间的世人:“……阿谁穿紫衣的是公孙贺,皇后娘娘和卫大将军的姐夫,被赐封为轻车将军,祖上是匈奴人,厥后归顺了汉朝……”

世人的心当即安宁下来,正悄悄品笛时,笛音却渐低,琴声渐高,分歧于起先的短促之音,此次是暖和舒缓的,伴着木筏悠悠漂到湖中间。

晚风缓缓,皓月当空,波光泛动。月影入水,湖与天一色。一只木筏随风漂来,一个女子背对世人,吹笛而立。昏黄月色下,裙袖轻飘,薄弱背影带着些尘凡以外的傲然独立,又透着些十丈软尘的风骚娇俏。弱不堪衣之姿,让民气生顾恤,可高洁之态,又让人不敢等闲靠近。

主席上不晓得公主和天子说了句甚么,笑语声忽地温馨下来,红姑也当即收声。不一会儿,李延年徐行而出。李延年冠绝天下的琴艺在长安已是街知巷闻,但是真正能听到他琴声的却没有几人,末席这边当即响起了低低的赞叹声。李延年向天子和皇后行完礼后,坐于一旁,有侍女捧上琴,搁于他面前。世人明白他要操琴,都忙屏息静听。

抢先两人并排而行,我还未看清楚,人群已高呼:“陛下万岁,千万岁,皇后千岁,千千岁。”我忙跟着人群叩首。

李延年带着几分淡然,顺手重按了几下琴弦,却并未成曲,在沉寂中撩得世民气中一惊。红姑看向我,我摇了点头表示她别急。李延年仿佛深吸了口气,容色一整,双手拂上琴弦,竟没有任何起音,只连续串吃紧之音,密密匝匝倾泻而出,好像飞瀑直落九天,砸得人喘不过气。琴音一波又一波,一波更比一波急,逼得民气乱得直想躲,却又被乐声抓着逃不掉、挣不开,连一向冷酷的霍去病都昂首看向李延年,侧耳谛听。

李妍行完礼后,水袖往前一甩,伴着音乐跃起,竟然直直从木筏飘落到水面上。席上响起惊呼,有人手中的杯子摔裂在地,有人手中的筷子掉落,连我都是一惊,眼睛不眨地盯着李妍,一时候不明白她如何能亭亭玉立在水面上。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