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73章 吴三桂剃头[第1页/共2页]

不得不说,多尔衮的这些行动,完整的打动了吴三桂。

在席间,邱民仰等人纷繁破口痛骂:“吴三桂卖国求荣,的确就是个无耻小人!”

闻信中内容,多尔衮的脸上笑开了花,在一众大学士秘书的说话构造下,由宁完我提笔润词,也回了一封文绉绉的手札。

四周大家一怔,心中更加仇恨,这朱有能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多尔衮的亲兄弟,是个纯种满人,他都能誓死尽忠大明,吴三桂这个汉人却甘为建奴喽啰!真是天大的讽刺啊!

祖大寿父子二人在一旁冷静听着,好半天赋引发多尔衮的重视,不过量尔衮看向祖大寿父子的眼神,模糊中有些不屑。

清军刚度过大凌河,多尔衮就收到了吴三桂的亲笔手札。

茅元仪义正言辞道:“国姓爷放心,中原流贼不敷为惧,吾皇天威浩大,必定一战而定天下!我等现在要做的便是守住关墙,等候王师声援!”

吴三桂立马反应过来了,再次写信给多尔衮,要求吴祖两家仍在故地为藩王,效仿大辽南京道之旧事,保吴祖两家世世代代子孙永享繁华。

随后,多尔衮命令入驻锦州城,再次接管王公大臣们的奖饰。

他担忧吴三桂下毒,因而让刚投诚的兵备道姚恭念这份手札。

一坐下,安辽伯朱有能就义愤填膺的说道:“吾皇一贯悔恨奴贼,待圣上扫平中原,必定不会放过吴三桂那叛徒!”

比拟安辽伯这个爵位,朱有能更喜好国姓爷这个称呼,显得与天武天子亲热一些,更显干系不普通。

听两位表态,在场诸民气中信心更盛,茅元仪是镇北将军,挂印总兵中最初级的几人之一,又是天武天子天武军一系的,当年还全歼了满洲镶红旗,有他统领调剂,最好不过了。

多尔衮与吴三桂同年,本年都是三十三岁,又同是官二代,年青有为之人,二人之间有很多共同话题。

手札一来二往以后,两边豪情和谐,一拍即合,开端约会见面。

“国姓爷到!”

为了拉拢吴三桂等辽东将门,多尔衮还命令八旗各部不准劫掠百姓,更不准杀人,哪怕是降兵也停止措置。

祖大寿这老梆子,是皇太极的“老恋人”,而吴三桂倒是本身的“小恋人”,其间差异,不成同日而语......

吴三桂看完手札,心中大定,乃至另有些小对劲,暗道本伯在大明也不过是个伯爵,现在神兴天子要封我为王,这就是正视啊!

辽东巡抚邱民仰、塔山总兵江翥、前屯卫总兵白文德等一些不肯投清的将领,慑于八旗军兵强马壮,纷繁领兵往山海关投奔茅元仪。

此时的多尔衮,在八旗中的名誉已然超越了皇太极,乃至比肩老夫努尔哈赤。

汗青上,辽国的南京道便是契汉联盟,多个家属收益二百年,吴三桂此议,便是为了包管以吴祖两家为首的全部辽东个人好处。

茅元仪接着道:“诸位放心,我们的人马加起来足有四万之众,有本将军坐镇山海关,只要诸将同心同德,鞑子还没那本领破关!”

世人到了山海关镇北将军府时,只见茅元仪亲迎出大门以外,和温和顺,如平常那般谦恭有礼,待人诚心,让邱民仰等人更是放下心来。

说着,多尔衮赐座赐茶,并当场封他为大清国平西王,世镇辽东。

“快快请起!”多尔衮立即将他扶起,笑道:“长伯,你能有此魄力,朕深感佩服!”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